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4 15:54:4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张先军 刘彧扬
为落实“校友回湘”有关工作部署,号召广大校友为建设湖南“三高四新”战略贡献力量。3月21日下午,邵阳开放大学迎来了三位特殊的客人——香港《大公报》原高级记者徐德福、邵阳市文广新局原正处级干部王龙琪、湖南邵阳湘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戴武成三位校友重返母校。学校党委书记黄颂明、校长戴开成热情接待了他们,与老校友们畅谈往昔峥嵘,共话学校发展。
黄颂明对老校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致辞中表示:“老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学校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今天,你们回到母校,不仅带来了对母校的深情厚谊,更为邵阳开放大学的办学成果带来了最好的体现!我们深感荣幸与欣慰。”
三位校友满怀对母校的思念、感恩之情,看到母校如今崭新的校园环境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他们心情激动,感慨万千。徐德福校友是1982级中文专业学生,他深情回忆了当年在母校求学的经历,感慨道:“那时候的学习条件固然艰苦,但老师们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同学们刻苦学习的精神让我终生难忘。正是母校的培养,为我后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还分享了自己担任《新闻图片报》记者、《湖南日报•商报》湘中记者站站长、《深圳特区报》主任记者、《香港商报》特刊部主任、首席记者、《瞭望中国》杂志社副社长和《大公报》高级记者的经历,表示自己不管走到哪里,都始终忘不了对母校的感情,始终牢记着要努力工作取得优异成绩来回报母校。
王龙琪校友是198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干部专修班学生。他回顾了学校严格的学风,对他们这些恶补文化课的另类学生从没有给予特殊关照,期末课程考试差一两分同样要进行补考,考试成绩不合格照样予以淘汰。但同学们一个个如饥似渴,刻苦为舟,在学校恩师们的教诲下,最终才有大部分同学得以渡过茫茫学海,领到毕业证书。正是如此严格的要求,为他后来参加邵阳日报社的招考顺利过关奠定了基础,圆了自己的新闻梦,成为知名专家。他说在学校的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还影响到下一代,好学风转变成了好家风。他的很多同学的后辈都学有所成,同学王满秋的儿子王赤还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戴武成校友是1982级机械专业学生。他希望学校能够进一步加强与校友的联系,搭建更多交流平台,让更多优秀学子重返校园,讲好开大故事,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位校友滔滔不绝地畅谈了三个多小时,并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如建立校史档案室等等。
座谈结束后,徐德福校友向母校捐赠了当年在母校学习时的珍贵笔记和后期工作阶段记录各类心得的著作。一笔一画间,是凝聚的勤奋与专注,是印刻的执着与热情。翻阅这一张张纸张泛黄但字迹工整的资料,仿佛是在与过去进行一场跨时空的对话,激励着如今的开大人不断前行。黄颂明与戴开成对老校友们的捐赠表示衷心感谢,并承诺将妥善保管这些珍贵资料,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将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严谨扎实的教风学风传承下去。
此次老校友回访活动,不仅是一次情感的交流,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邵阳开放大学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弘扬扎实刻苦、勇于拼搏的优良传统,凝聚广大校友力量,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
责编:戴鹏
一审:张文杰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