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4 16:06:32
3月20日,一堂由湘潭市救助管理站(湘潭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办的心理健康课在湘潭市雨湖区湘锰中学开展。课堂中,心理辅导老师以诗意发问开启破冰。通过节气智慧与心理学的创新融合,83名学生在“情绪天平”“关系天平”等沉浸式体验中,探索着心理健康管理的密钥。
据悉,此次项目活动由湘潭市救助管理站(湘潭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办、湘潭市岳塘区金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以“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为主题,针对性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活动,为青少年打开一扇持续关照自我、主动构建心理韧性的成长之窗。项目负责人介绍,本项目持续时间1年为周期,后期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截止目前受益人群约1100人。
春分启思 自然与心灵的对话
课程伊始,一段《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智慧》纪录片将学生带入春分时节:候鸟北归的精准路线、植物生长的微妙节律,自然界处处彰显的平衡法则,与心理学家展示的“心理弹性曲线图”形成跨时空呼应。“就像自然需要生态平衡,我们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和身心状态也需要动态平衡”,心理辅导老师指着屏幕上起伏的曲线解释道,此时教室里的天平教具已悄然摆上讲台。
互动体验 三重天平解锁平衡智慧
在“情绪平衡实验室”环节,学生们用红蓝磁贴将“考试焦虑”与“朋友争执”等真实案例贴上天平两端。李同学发现:“原来倾诉烦恼的重量,可以用寻找三个解决方案来平衡。”这种具象化的认知重构,让抽象的情绪管理变得可视可操作。
随着两把椅子被搬上讲台,课堂进入高潮环节。当王同学被迫仰视站在椅子上的同伴,而刘同学蹲在地上只能看到对方鞋尖时,具身认知带来的冲击让全场陷入沉思。“原来不平等视角真的会堵住沟通的耳朵”,在体验非暴力沟通四步法后,两位同学尝试用“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对话模式,让关系天平重归平衡。
知行合一 构建健康管理生态系统
课程尾声,大屏幕播放的《身心交响曲》视频引发阵阵惊叹:运动时多巴胺释放的分子动态、冥想时脑电波的和谐波动,科学可视化技术将“合理饮食+运动+睡眠+心态”的健康公式变得鲜活。学生们在“21天平衡计划卡”上郑重写下承诺,有人计划用“番茄钟工作法”协调学业与兴趣,有人则设计了“家庭倾听日”改善亲子关系。
活动最后,心理辅导老师呼吁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和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心理健康,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冯婵 周玲)
责编:周听听
一审:张马良
二审:陈勇sz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