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民政局:多措并举,不断创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4 17:14:54

(通讯员:周雅静,吕京凤)邵阳县民政局坚持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切实保障辖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

一、提升站内照料工作水平,增强服务“亲和力”

以“救助管理工作一体化”建设为目标,提升救助管理机构服务承载力。新建的县救助事务中心配套无障碍电梯、接待大厅、心理辅导室、临时安置室、生活厨房、活动中心等功能室,还搭建县社会福利院共享资源将站内划分为男性服务区、女性服务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区和照料中心4个区域,相应配备了管理服务人员、医务人员、护理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共同为受助人员保驾护航。为寻亲不着、临时遇困等原因无法返乡的滞留人员提供安置前的生活、医疗、寻亲等基础服务和护理康复、心理关怀、社工干预等多元服务,为流浪在外、急需救助的弱势群体打造温暖避风港,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馨。

二、加大街面救助巡查力度,提高工作“覆盖面”

成立街面巡查救助小组,增加对重点路段、重点场所的巡查次数,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园、广场、桥梁涵洞等区域重点巡查;主动向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沿街商铺发放社会救助卡5000余份,引导鼓励群众提供发现报告、街面劝导和应急救助服务;在城区新建5个救助引导站,为求助人员提供休息场地及食品、饮用水、雨伞等应急用品,放置救助引导卡、宣传手册6000余份,协助指引或护送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站接受救助。进一步实现流浪乞讨救助前移,街面巡查全天候、广覆盖,救助响应更加迅捷。

三、全面开展寻亲救助工作,拓展救助“温暖度”

完善数据信息库,建立走访探视工作机制,利用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加快查询甄别、寻亲找家救助效率,加大送返工作力度,减少站内滞留。建立走访探视工作机制,进一步向服务对象展现为民初心,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家里人”。今年以来,全县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76人次,发放方便食品110件、棉衣160套、棉被310床等救助物资;制定“一人一策”救助措施,落实监护监管职责,2024年市救助站联动县民政局、小溪市镇人民政府共同出资4.5万元,为简某恒父子新建住房,全力保障特殊受助人员“回得去、留的下、稳的住”。全年共为3人办理了恢复户籍。为5人办理了残疾证、将2人纳入特困供养、6人纳入低保保障,切实解决处在流浪乞讨边缘和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降低易走失流浪乞讨情况的发生率。

四、部门联动协作凝聚合力,织密救助“兜底网”

联动宣传部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救助管理政策,发放救助服务卡、政策宣传手册5000余份,设立救助引导牌11个;联动城管、卫健、农业农村等部门,参与举办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邀请各界人士“零距离”感受救助管理工作。今年参加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的市民达200人以上,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救助管理服务的浓厚氛围;联动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着力发挥各部门在寻亲甄别、生活照料、护送返乡、落户安置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完善救助人员身份信息快速查询机制。我县黄亭市镇茶铺村村民王某容,曾因精神障碍离家走失,被“110”工作人员护送到救助站,因没有相关资料,导致一度寻亲未果。县救助事务中心与公安户籍部门积极对接,为其办理了落户手续,取名为党阳珊,并将她护送至县中医院精神科住院治疗,同时发挥民政“铁脚板”,在乡镇开展回访时兼顾收集失踪人员信息,通过多方比对,最终为党阳珊找到了亲人,帮助恢复了王某荣身份信息,办理了精神二级残疾证,申请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得到长期妥善安置。

下步,邵阳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将进一步探索实现救助管理服务需求精准结合,及时转变救助工作思维,创新完善救助工作方法,推动解决长期形成的救助内容固化单一,服务供给缺乏弹性等问题,实现从单一生存型实物救济向多形式并举发展型救助转型。

责编:孙燕飞

一审:孙燕飞

二审:袁欣

三审:龚化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