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潜:孙中山的重要助手

  《文萃报》   2025-03-24 17:34:41

2025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百年之际,一位被历史尘封的革命功臣—程潜,逐渐走进公众视野。这位湖南醴陵走出的儒将,用半生岁月书写了对三民主义的忠诚信仰。

求教革命方略

程潜的革命生涯始于1905年赴日求学时期。在日本振武学校,他有幸见到孙中山并请教革命方略。孙中山热情地向他阐述了革命的宗旨,并指示了三点革命方略:首先打倒自己脑海中的敌人,树立爱国家爱人民的理想;革命军占领地区,必须立即成立政府;慎选革命基地,以发展革命力量。自此,程潜衷心服膺三民主义,将孙中山视为革命导师。

1912年,孙中山辞任临时大总统后,程潜在上海再次见到他,孙中山对临时约法表示信心。然而,宋教仁遇刺后,袁世凯解散议会,程潜响应孙中山号召进行反袁,并因此被列入通缉名单,流亡日本。在日本,他参与了中华革命党的组建讨论,尽管在入党仪式问题上与孙中山有所分歧,但他始终坚定地站在革命一边。

矢志护法,筹办军校

回国后,程潜立即投入到护国运动中。1916年,他在上海见到孙中山,并在孙中山的鼓舞下率领湘军连战连捷,担任护国军总司令。在护法战争中,程潜功勋卓著,但后因政治斗争被排挤出湖南。

1921年,孙中山计划在桂林组织大本营,筹备北伐,任命程潜为大本营陆军总长。程潜受命前往南宁与陈炯明谈判,试图劝阻其谋叛,但未能成功。1922年,陈炯明发动兵变,程潜掩护孙中山避往“永丰”舰,并亲率部队与叛军激战。事后,他陪同孙中山经香港避往上海,并奉命前往奉天与张作霖会晤,后被任命为讨逆军总司令,指挥粤、桂、滇、湘各军大举讨伐陈炯明。

陈炯明兵变后,孙中山意识到建立一所强有力的军事学校的重要性。在程潜的动议下,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成立,程潜兼任校长。1924年,程潜被任命为攻鄂军总司令,随军出征。讲武学校的学生也参加了北伐,为国民革命做出了贡献。

发扬孙中山遗志

孙中山逝世后,程潜深感悲痛,挥毫写下七绝一首寄托哀思:“一弯冷月照寒窗,巨星陨落我哀伤。主义炳天感遇后,回首望前意茫茫。”此后,他在国民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并在1926年被任命为第六军军长。然而,在1927年的政治风暴中,他的部队遭到蒋介石分化,最终被缴械。此后,程潜丧失军权,寓居上海达7年之久。

抗战爆发后,程潜重新获得军职,指挥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的许多重大战役。在全国解放前夕,他顺应历史发展和人民愿望,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在湖南和平起义,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他的义举不仅体现了他的革命精神,也发扬了孙中山的遗志。

《文萃报》3436期摘自《团结报》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范彬

来源:《文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