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5 07:56:5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曾佰龙
刘黎,女,汉族,1988年出生,湖南省邵东市人,大学学历,现为邵东市政协委员、湖南省九六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厚植家乡情怀,返乡从事农业
2011年,刘黎毕业于湖南工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后在岳阳市中储库从事产品经理工作。2016年,随着国内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邵东小商品在国际市场的逐步扩大,刘黎重拾英语技能,远赴南非注册公司,开始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依靠着国货过硬的品质和诚信经营,刘黎很快在南非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几年的经营逐渐积聚起了她人生的第一桶金。2018年春节,邵东县委县政府发启了“引乡贤、建家乡”的号召,这让一心想引进先进智慧农业模式回邵东发展的刘黎动了心。于是,在经过反复分析和慎重考虑后,刘黎决定把握契机,引进智慧农业模式,投资成立湖南省九六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当地农户从事生态渔业和设施农业项目。
然而,随后而至的三年疫情却让公司的各项事项进展缓慢,但刘黎并未轻言放弃,而是改变经营模式,开发水产养殖,她凭借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创业的执着负重前行。
时间来到了2022年,随着疫情过去,刘黎带领企业迎来的全新的发展契机,公司各业务版块稳步发展。到2023年初,刘黎和团队正式开启全新智慧农场综合体规划。先是与湖南大学朱科军博士团队形成合作,开启智慧农场综合体项目运营,共计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智慧化菜园、生态农庄、乡村研学文旅等项目开发;二是又拓展出智慧渔业、村集体经济导入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项目。截至目前,刘黎带领的九六智慧农业公司已流转土地1200余亩,其中智慧菜园150亩、生态渔业和设施渔业养殖200亩;建成了涵盖智慧农业体验、智慧渔业、餐饮宴会、研学教育、团建露营、农村电商等多个业务版块融合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园。公司也先后取得了“邵东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省级四星级农庄”“湖南省青年创业先锋集体”“湖南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国家级健康水产养殖基地”等荣誉或资质。
明确发展目标,新农企成功转型
刘黎目前公司的管理团队共有13人,其中本专科学历12人,博士研究生1人,平均年龄35岁。于是在决定扎根农业之时,她和团队就明确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运作方式。一是把握人才资源,建设“高知赋能”机制,公司通过引入湖南农大向建国教授、湖南大学朱科军博士团队强化人才支撑;通过与湖南农大、华中农大、邵阳学院等高校合作,搭建专业数字农业平台,共同开发了“智慧菜园”系统,实现农业与数字技术的结合; 二是强化智库队伍,建立“院企联合”机制,公司与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联合筹建了“湖南九六智慧农业研究院”,挂牌博士后工作站服务点,实现双方资源的优势互补,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三是增加科技投入,建立自主创新机制,公司在现有大数据平台基础上探索引入设施渔业数字化模块,通过模块自主创新,并于中国移动邵阳分公司共同研发出“设施渔业5G数字农业模式”。通过以上工作机制和数字化平台的运用,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截至2024年,公司取得各类专利和著作权7项,各业务板块也逐渐增收,2023年公司的总体销售营业额为800余万元,新增就业60余人,2024年,通过新开展水产养殖模式的复制输出,预计营收能突破1000万元,预期可拓展水产养殖面积2000亩,大力提升邵东市水产养殖总量。
创新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刘黎及其团队已经将数智技术引入到智慧种养、智慧渔业等板块,并形成可复试和输出的九六智慧农业发展模式,通过与村集体经济达成“乡村运营合作”或产业托管服务,来帮助传统型农业企业在产、供、销得到理想管控,促进传统农业在价值、利润和品牌实现综合提升,实现“产前”有落地指导、“产中”有技术扶持、“产后”有销售保障的全方位服务。为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发挥新的作用。
回望自身的创业过程,刘黎说她时刻心怀感恩。从创业初期遇的困难、疫情时候茫然无措再到此刻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讨论,她都没有被困难和迷茫吓倒,而是凭借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创业的执着逐一解决。同时,邵东市农业等各部门的精准帮扶政策也为企业带来极大的帮助,为企业的顺利发展保驾护航。
在事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刘黎也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组织的充分肯定,2020年5月,刘黎荣获“邵东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22年3月,荣获邵东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同年12月获得首届“湖南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荣誉称号;并连续获得2022和2023年度,邵东市“最美乡贤”和“优秀政协委员”称号。
责编:戴鹏
一审:张文杰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