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为基,爱心筑梦——记湘南小学教师刘喜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5 14:56:27

她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2021年获评苏仙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021年获评苏仙区“执行教学常规先进个人”、2022年获评苏仙区“骨干教师”、 2024年评选为苏仙区第二届中小学阅读教学课件评审专家……因教学方法独具一格深受学生喜爱,她就是湘南小学语文教师刘喜娟。

以身作则,不忘教育初心

刘喜娟深知,学校是每个学生的栖身与学习之地,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极大要让学生亲其师,才能令学生信其道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促成学生的言行统一。

她每天总是尽早来到教室,放学也是最晚离开。刘喜娟除了日常教学工作外还兼任学校办公室主任一职,负责人事、宣传等工作。办公室作为学校的核心部门,事务烦琐,刘喜娟能在两项重要工作间游刃有余,离不开她合理的时间规划和高效的执行力。她从未因工作忙碌而降低任何一项工作的标准,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展现出高度的敬业精神与过硬的职业素养。

切磋琢磨,共寻最优路径

作为一线语文老师,工作上谦虚好学,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课堂中,她把语文核心素养能力融入教学当中,切实做到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

留意到学生小承在课间喜欢看古诗词书籍,刘喜娟邀请小承作为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一首他最喜欢的诗词,小承在课堂上自信地分享了诗词的意境、作者的情感,还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这不仅让小承在古诗词学习上更有成就感,也带动了全班同学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工作之余,她积极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经常和同年级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高效教学模式,共同寻找教学最优路径。

爱心呵护,点亮学生梦想

眼中装有多少学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同学们都很喜欢刘喜娟,因为她总是耐心细致地关爱着每位学生。每当有学生生病时,她总是第一时间关心,给孩子温暖每当有学生遇到难题,她总是耐心细致地解答,从不厌烦;每当有学生犯错时,她都会认真地沟通,循循善诱

一次上课时,她发现学生小林总是眼神游离,回答问题也答非所问,刘喜娟课后轻轻拍了拍小林的肩膀,温柔地说“老师感觉你这几天有点不在状态,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联系了小林的父母,希望他们能好好沟通,给孩子一个温暖稳定的家。在刘喜娟的持续关注下,小林学习状态越来越好。

学生小宇聪明好动,但缺乏对语文学习兴趣,尤其害怕写作,每次作文课都愁眉苦脸。一次命题作文课要求学生们书写自己的梦想,小宇只写了寥寥几行,内容空洞无物刘喜娟批评他,而是把小宇叫到办公室,询问他的梦想。小宇表示,想当探险家,可又觉得不切实际,刘喜娟鼓励他将这个梦想融入作文,耐心和他一起梳理思路,教他如何描写内心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以及想象中探险的精彩场景。在刘喜娟的引导下,小宇重新写的作文生动了许多,刘喜娟朗读了他的文章,并鼓励他继续努力之后,小宇的写作水平飞速提升,对语文的热情也愈发高涨。

刘喜娟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勇敢前行用爱心点亮学生梦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坚持做教育路上的耕耘者和引路人,用尽所有微光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吴飞平

责编:刘琼

一审:刘琼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