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雨琪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6 15:10:35
新湖南记者 唐雨琪
最近,一则“花边新闻”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
3月23日,无锡马拉松比赛期间,一对举止亲密的男女被拍到后,引发外界热议。有人揣测他们有不正当关系,有人指称男选手是某某公司董事长,即便在被官方辟谣后,猜疑、讨论声依然不止。
人都有好奇心,尤其是面对这种“八卦花边”,但吃瓜的心再强烈,也不能给人乱扣帽子。事件中,部分网友将亲密举止直接等同于“不正当关系”,甚至衍生出对跑步圈“乱象”的污名化想象,这明显已经超出了公共讨论的范围,涉嫌诽谤。当你试图对着几张照片和一段视频瞎猜时,最后呈现出来的其实是你自己的内心。
而对于这对被拍者来说,他们有不回应、澄清的权利。近年来“不自证”一词很火,意思是当你想要不断证明自己的清白时,往往可能陷入“自证”的内耗,因为不管你做得多好,都会有人挑剔、误会甚至嘲讽、打击你。过往的太多案例证明,在非理性舆论场域,任何回应都可能成为新一轮攻击的素材。有时候选择沉默,未必不是一种对自己的保护,更何况这件事本身也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个体无需为满足公众窥探欲而牺牲隐私。
如今的时代已不仅是“人人都有麦克风”,更是“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时代,任何人在公共空间的任何行为都可能被无意或有意记录下来,公之于众。今天我们随意吃瓜这对,明天也许就会变成被吃瓜者,比起追问后续,或许讨论如何让每个人都能保有“不被凝视”的尊严,有意义得多。
责编:唐雨琪
一审:冒蕞
二审:周文博
三审:朱定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