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日报 2025-03-27 08:49:32
公共服务,如同一把精准的标尺,丈量着民生的温度,紧密维系着千家万户的喜怒哀乐。
近年来,怀化市通过推进数字人社建设,助推作风建设提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品质化、多样化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就业服务借助云端平台,让莘莘学子在校园内便能与职场无缝接轨;社保服务实现多点覆盖,村民无需出村、居民无需出门,各项社保业务均可轻松办妥;数字赋能成效显著,海量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触手可及。
就业优先:驱动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提质的双轮引擎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一端紧密连接着国家政策的导向,一端深深系着百姓民生的福祉。
春风送暖,情满万家。全市多场市县联动、行业部门协同的 “春风行动” 系列招聘活动集市如及时甘霖,如期“开张”,有效化解了春节期间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的 “两难” 困局。与此同时,“建设国际陆港城·争做国际陆港人”四季主题招聘、就业援助月、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等一系列针对不同群体求职需求的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从年初持续到岁末,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
春节期间,溆浦县城三角坪广场上,一顶顶帐篷整齐排列,热闹非凡。“人社局又组织企业招人啦。” 出门买菜的沈阿姨说,她的侄子正是在这个 “就业集市” 上,幸运地找到了心仪的工作,随后满怀憧憬地踏上了前往广东中山的长途大巴,开启了崭新的职业生涯。
在全面落实中央、省各项就业政策的基础上,怀化市先后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其中《怀化市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十二条措施》明确规定了用工保障、稳岗就业、实习见习和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与优惠政策,进一步释放了稳岗效能。
湖南兴怀新材料有限公司人事经理欧素娥感慨道:“《用工十二条措施》对企业而言,是实实在在的利好政策,为企业吸纳大学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助于企业稳岗拓岗,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出台得恰逢其时,十分必要。”
政策“组合拳”接连出击,惠企“及时雨”精准落地。每年市县联动,整合就业资金1亿元以上,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前行。2024年,全市经营主体数量增至41.3万户,同比增长6.5%;“四上”企业在库达到3032户,增长10.4%。
创业,是就业的源头活水,为就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辰溪县的家乐多生活超市老板回忆道:“如果没有创业培训后续的一系列政策服务支持,我的企业绝对不可能发展得如此顺利。”
当初,企业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运营举步维艰。关键时刻,创业培训班的专家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调整门面商品结构,使周转率提升了近50%,成功助力企业摆脱困境、重焕生机。
强化就业优先,筑牢民生之基。据统计,2024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7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 137.66 万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持续扩大,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达到2.06万人。
破解矛盾:以现代化人力资源激活就业新动能
怀化,地处湖南省西南部,素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的美誉,是湘鄂渝黔桂五省边区的中心城市,拥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复合型流通支点城市等一系列“国字号”平台。近两年,全市实有人口净增3.35万人,是除省城长沙之外,唯一实现人口净流入的市州。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无疑是怀化发展的一大宝贵财富和显著优势,然而,如何推动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也成为长期以来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全市人社部门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有效促进就业结构在区域间、产业间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不断激发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活力。“五溪技能人才库”已录入43.22万人次技能人才信息,全市23个劳务品牌蓬勃发展,助力就业成效显著,从业人员达到31.6万,建成1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现在找工作不用再跑县城了,家门口的人社驿站就能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好服务!”家住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平茶镇平茶村的村民潘火梅,正站在人社驿站平茶站的室外彩色显示屏前,仔细查看滚动发布的各类招聘信息。
自 2023 年起,怀化人社建设8大类70个多功能人社驿站,将人社13大功能和56项微服务整合至驿站,并推出“人社‘码’上办”“福地怀化温暖人社”等服务平台,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全天候的人力资源服务与就业促进体系。该体系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在怀化,群众就近办、线上办、快速办的美好愿景,已然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借力智慧手段,充分发挥平台最大效能,怀化积极锚定新方向,全力打造“1314‘就’在怀化” 高质量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建设“五省边区公共就业服务示范城市”为总目标,推动怀化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在五省周边区域具有特色、可复制、能推广的公共就业服务典型经验,让每一位求职者在怀化都能找到归属感,实现 “一生一世” 安心就业、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优化服务:为重点群体就业撑起坚实“保障伞”
作为五省边区的中心城市,怀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承载着本地民众的就业希望,更对周边广阔地域的就业市场产生着深远的辐射带动效应。
怀化市既关注宏观层面的就业大局大势,又聚焦微观层面的个体所感所盼,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和服务支撑。目前,已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免费为群众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依托信息化赋能,积极推广 “大数据+铁脚板” 的创新服务模式,将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让重点群体就业有支持、有依靠。
就业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对于重点群体就业,全市人社部门依托信息化赋能,大力推广 “大数据+铁脚板” 的服务模式,将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全面铺开 “四大行动”,为重点群体就业保驾护航。
“技行陆港” 赋能就业行动。推行紧密型技能联培体系,聚焦全市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四单”模式,利用在线和移动学习平台,满足不同群体的培训需求;构建公共就业实训体系,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一批专业实训基地,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打造“4 + N”劳务品牌体系,推进技工与特色劳务品牌建设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协同发展,带动更多城乡劳动力实现技能就业。
“温暖陆港”重点帮扶行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心护航,常态化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企事业单位就业见习基地,打造“一站式”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为农村劳动力就业贴心铺路,实施社会保障补贴和就业援助计划,深化“311”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农民工特别是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为退役军人军属精心搭桥,提供从参军到退役的全程就业服务,开展“三个一”活动并融入创业培训;为困难群体就业暖心助力,主动跟进援助服务,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现精准帮扶。
“数领陆港”智创未来行动。实现就业数据一库共享,建立区域劳动力资源、技能人才、就业需求及用工需求等四大数据库,打通从供给侧到需求侧就业服务全链路;推动就业服务一网通办,探索“多跨协同”应用场景建设,实现一个系统入口、多部门协同完成的闭环式业务办理;实现就业政策一站申领,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网上申请、受理、审核、发放一体化办理;推行就业信息一键匹配,推行AI人社24小时客服,建设网上零工市场,推动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
“就在陆港”稳岗拓岗位行动。打造产业升级就业聚集区,构建临港产业就业高地,创新“家门口”的就业模式,聚焦产业实施“一单四制”服务,集中力量解决企业需求;打造创业带动就业聚集区,加大创业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创业载体建设,加速创业项目开发,提升创业服务水平,打造开放、多元、包容的创业环境;打造区域协同就业聚集区,建立五省边区人力资源服务联盟,构建五省边区劳务协作机制,创建五省边区区域劳务品牌,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与选择。
就业稳,则民心定,家国安。回顾过去的改革历程,全市人社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塑发展格局,着眼就业大局,稳定就业大势,凝心聚力推动就业政策精准落实、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服务持续完善、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最基本支撑,是人社系统肩负的神圣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怀化满怀信心、具备能力、拥有条件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道路上锚定目标,勇闯难关、涉过激流险滩、开辟全新道路!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程程)
责编:易鑫
一审:易鑫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来源:怀化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