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文苑(187)|大义岭上李花白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7 17:35:27

|李小菊

又是一年春来到,冷水江的花事呼啦啦热闹起来!

禾青社学里的油菜花,将镏金毯子铺满球溪河沿岸的土地;三尖水云峰的桃花,在丫顶岗唱响嘹亮绯红的歌谣;而在我的家乡――冷水江街道同心村大义岭上,漫山李花正以千树皓雪之姿,吟诵春的华章!

李花之白,白得纯洁,白得轻盈,白得闪亮,从高空看去,大义岭就像仙子舞动着雪白的衣裳,晴天丽日之下,展现出万种风情!航拍镜头下,李花展现出了全方位的美感。只见它们一树树在岭尖怒放,一枝枝在清风里微颤,一片片花瓣飘落行人身上,春意有了具象化的表达,大自然的诗篇醉人心魂,引得四面八方的摄友、驴友纷纷来打卡。

李花是春神的笔锋,落墨处皆是丰年的伏笔。待盛夏蝉鸣,满树素缟将蜕变为玛瑙垂枝。我曾尝过大义岭上的李子,那味道让人惊艳,它比拳头大的青皮奈李好吃,比小个红李口感更好,表面青红相间,一口下去,嘎嘣脆响,果肉全是红的,肉质细腻,味道清甜,既不柴,也无酸涩或是寡淡之感。市面上的果子与之相比,少了几分骨子里的鲜脆和山野的灵气。

父亲谈起旧年光景,说过去大义岭上不像现在,主要种李子、油茶等,而是种茶林、橘子树。到了春天,山头很热闹,乡亲们采的采茶,开的开荒,村民忙得热火朝天,云雾牌茶叶曾远销各地,邵阳地区还曾组织人马来这里学习经验(冷水江曾属邵阳地区管辖)。秋天来临,橘子林挂满金黄的果子,那些老品种橘子皮薄、个大,剥开来,清甜多汁,橘林甜韵也曾引得十里艳羡。后来,由于时代变迁,村民们谋生方式的改变,山头人踪渐稀,荒土也慢慢越来越多了……

少年时,父亲曾跟随伯父李叙祥(当时是同心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在岭上开过荒、淌过汗,他既看过山上的美好春光,也体会过皮肉被扁担锄头磨出泡,磨出血的疼痛,还感受过冬天因为冰冻几天都下不了山的艰苦。那些劳作磨炼了他的筋骨,更锻炼了他的意志,这份来自泥土、来自劳动的记忆让他刻骨铭心。退休后,他带领村邻们筹工筹料,由庆余蔬菜种植合作社投入三十余万元,硬生生让“大义岭党员教育基地”在荒坡上立起。

现在,基地已成为大义岭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鲜红的旗帜高高飘扬,中共一大到二十大的碑刻一字排开,石碑镌刻诗词,歌颂这片热土的底蕴与风光,松柏树在阳光里青翠向上。基地周边,荒土被翻过来了,新栽的各类树苗舒枝展叶。站在基地前,只见蓝天丽日,白云舒卷,微风轻拂,心旷神怡。这里视野极好,冷水江远远近近的风景都能尽收眼底,漫山洁白的李花年年赴约,也成为这美好画卷中的一角。

“老一辈人一锄头一箩筐垦出的路,后生们要继续往前铺,建这个基地,就是要号召大家不要忘了那种艰苦奋斗、改变家园的精神……”在大义岭忙碌的这些年,父亲始终心心念念怎么样才能把山头变得更好一点:上山的路还太窄,会车太困难;没水是制约大义岭发展的主要瓶颈,要是能把水引上来就好了……在他的“蓝图”里,大义岭的春天不仅要开在枝头,更要落在乡亲们的日子里。

春风年复一年掠过鹰嘴岩,吹皱岭上新栽的各类树苗。李花纷扬热闹,已不再是寂寞山野的自语。洁白的花浪,翻滚出游人爱美的心声,翻滚出乡村振兴的潮声,而大义岭的故事,需要更多热情的双手去创造,去续写……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