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7 21:28:5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7日讯(通讯员 李勍 彭圭 记者 李毅)春寒料峭的湘西腹地,一座飞檐翘角的侗族书院里,栩栩如生的革命先辈蜡像“挥斥方遒”,仿佛仍在诉说91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3月23日,涟源市法律服务志愿者协会30余名党员志愿者踏上怀化通道侗乡的土地,在红军长征转折起点开启了一场直抵心灵的红色寻根之旅。
1934年冬,通道会议在恭城书院召开。通讯员 摄
走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恭城书院,时光骤然倒流至1934年寒冬。展室内,两张斑驳的八仙桌拼成的会议台前,七把木椅按照当年座次静静排列。"当时毛泽东同志就坐在这个位置。"讲解员指着一张布满裂纹的木椅,志愿者们屏息凝视——正是这张椅子承载的历史性发言,让中央红军在生死存亡关头改道贵州,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埋下关键伏笔。
通道转兵纪念馆里,沙盘还原湘江血战场景。通讯员 摄
当队伍踏入通道转兵纪念馆,幽暗空间里骤然响起的枪炮声让所有人浑身一震,模拟沙盘上,湘江血战的惨烈场景扑面而来:浮桥上中弹的战士坠入江中仍高举步枪,担架员用身体堵住炸开的桥板,泥浆与鲜血混杂的江面漂满八角帽……"湘江战役后,红军从八万锐减到三万。"志愿者轻声读出展板数据,不由感慨万千,"这些数字不再是历史课本的概念,而是具象成眼前鲜活的生命。"
志愿者合影。通讯员 摄
夕阳西沉时,全体志愿者在毛泽东塑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志愿者们感慨:"转兵纪念馆里那份布满弹孔的红星报启示我们,法律工作者既要守护公平正义的底线,更要有突破困境的勇气担当。"返程大巴上,《十送红军》的旋律渐起,年轻律师小陈在笔记本上郑重写下:"从通道会议到新时代法治中国,变的是战场形态,不变的是为民初心。"
责编:李毅
一审:李毅
二审:王为薇
三审:李茁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