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7 20:59:42
湖南日报3月27日讯(记者 何金燕)“如果放学路上有陌生人请你带路,还说要给你零食奖励,怎么办?”“给同学起侮辱性外号,算校园霸凌吗?”近日,衡东县人民法院法官妈妈爱心团队联合衡东县妇联走进衡东县三樟完全小学,打造沉浸式普法课堂,护航青春少年“不迷路”。
(活动现场。通讯员 肖捷 摄)
“谨防‘好心人’问路!”“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不跟随、不隐瞒!”衡东县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刘金良选取《放学路上的“好心”陌生人》为典型案例,模拟陌生人搭讪、诱骗等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应对策略,并现场教授“安全指路法”:保持3米距离指路,遇到纠缠立即向周边商铺或警察求助。
“霸凌不是玩笑,而是违法。”“旁观者的沉默,是对霸凌者的纵容!”活动现场,法院干警通过套圈抽题、有奖问答等形式,讲解语言霸凌、社交排斥、网络暴力等行为的危害,划清正当防卫与校园暴力的法律界限,并通过“角色互换”体验游戏,让学生们感受被霸凌之痛。“坏人可能伪装成熟人……”“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安全区!”针对小学生认知特点,法院干警采用卡通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隐私部位概念。
“法官用大白话讲案例,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这样的法治安全教育活动,可以多开展。”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笑着说。
责编:施泉江
一审:施泉江
二审:李茁
三审:唐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