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28 11:35:36
湖南日报3月28日讯 (全媒体记者 昌小英 通讯员 王茜霆 刘洁)气温逐渐回暖,武冈市邓元泰镇资源村资建平安粮食专业合作社的5亩赤松茸迎来丰产期。3月28日,记者踏入种植大棚,一朵朵赤松茸在铺满干稻草的菌床上探出头来,长势十分喜人,村民正忙碌在菌垄间熟练地采摘、装箱,运往市场。
“我今年第一年种植,每天能采摘100多公斤,市场供不应求。”种植户刘云武介绍,他在2024年11月盘活村里闲置大棚,利用稻草秸秆种植赤松茸,按照如今的行情,亩产效益能超1万元。
赤松茸又名大球盖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品种,被誉为“森林里的牛排”。其种植周期仅需2至3个月,主要以稻草、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培养基开展种植,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武冈是农业大市,年秸秆总资源量超70万余吨,该市探索秸秆综合利用,将赤松茸等蘑菇种植作为途径之一。
在刘云武的带动下,资源村已经有20多名村民参与到赤松茸的种植中来。“合作社为我们提供菌种,还全程指导种植技术。”村民张秋香说,她在合作社一边务工一边学习技术,回家后自己也试种2分地,除了自己家里吃和送人,还卖了5000多元钱。
在刘云武的带动下,武冈目前已有6个村开展赤松茸种植,总面积20余亩。邓元泰镇蔡家塘村大坝葡萄园的葡萄种植户唐启兵也在冬闲的葡萄园里种植赤松茸。“不仅赤松茸产量喜人,种植使用的秸秆基质还令土壤变得肥沃,葡萄树的生长和品质也得到提升。”唐启兵说。
“我计划在今年冬季进一步扩大赤松茸的种植规模,并带动更多村民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共同致富。”刘云武说。
责编:昌小英
一审:张文杰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