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小文 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3-30 10:08:31
新湖南客户端3月30日讯(通讯员 阳小文)“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为聚焦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开发基于真实情境的跨单元主题教学案例,提升组内成员课程整合能力与教学创新能力,3月28日,长沙县百熙教育集团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工作站,在泉塘第二小学以“联结•对话•成长”为主题,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指向核心素养的“人际交往”跨单元主题教学实践研究活动。
“教研花开多烂漫,深耕课堂显匠心。”长沙县百熙教育集团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工作站负责人粟惠首先解读教材,在教材分析中聚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她以一年级下册第5课为例,强调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情境来“植根团结之林,共育友善之花”,落实思政育人目标。
徐婷婷老师在进行第5课《我们在一起》第一课时教学中,设计了魔法大闯关活动,让孩子们在虚实相生、引人入胜的游戏中寻找友爱的光芒、唤醒面对拒绝时的能量。
余滢老师在第5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将孩子喜欢玩的游戏贯穿课堂始终,孩子们获得浅显易懂的道理,并将知行进行精准转化。教学中结合游戏争星表,在现场开展游戏,引导孩子体悟友善的快乐。
武利军老师定下了第6课教材解读的基调:互助互学,成长有法。
邓艳明老师进行第6课第一课时的授课时,准确把握育人导向和教学要求,打造了“思辨式、体验式”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分类中明白困难的轻重,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刘漫娟老师在第6课第二课时教学中寓教于乐,趣味十足:让孩子们在快乐游戏、角色扮演中,尽情地领悟求助有法的道理。听课观摩的老师们聚精会神、边记边思、边思边悟。
"万里之船成于罗盘,专家引领点明方向。"长沙县中小学思政首席名师鲁飞从教学实效维度作出评价。他表示,老师们的课堂体现出"三有"特色:以"有趣"激发兴趣、"有法"渗透策略、"有爱"传递温度,在师生共生的温暖画面中点亮儿童生命之光。同时,他也提出"三真"实践路径——通过"真情境创设"促进真实体验、"真任务驱动"引发深度思考、"真活动浸润"激活情感共鸣,构建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系统化教学框架。
长沙县教育研训中心思政教研员彭军红则从学科建设角度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一是发挥名师辐射效能,形成"示范引领-协同共进"的教研生态;二是创新"沉浸式"情境教学范式,彰显思政课程开放性、实践性、活动性的三维特质;三是贯通任务驱动与多元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同时,彭老师强调情境教学需扎根真实生活场域,构建"课前诊断-课中观察-课后追踪"的闭环系统,推动道德认知向行为养成的有效转化。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将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努力创设出优质高效的思政课堂。
责编:李云建
一审:陈建
二审:李云建
三审:姚瑶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