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5-03-30 21:09:33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龙思言
网络直播行业快速发展,“天价打赏”“冲动消费”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引发争议。近日,一名23岁女大学生半年在某直播间打赏含父亲遗产在内近200万元,被其母得知后要求退款的事件引发热议。
未成年人的行为得到平台退款案例较多。那么,成年人的冲动打赏消费也能退回吗?3月30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联系律师了解到,此类纠纷中追回款项难度较大,建议平台加强风险提示,用户也应理性消费。
【案例】23岁女大学生团播打赏近200万元,仍在协商退款中
团播是直播的一种形式,指直播间里同时有多位主播出镜,靠观众打赏决定内部主播排名、PK成绩等。
日前,据红星新闻等媒体报道,一名23岁女生小盼(化名)于2024年5月无意间刷到一女团直播间,该直播间采用女团成员轮流“上麦PK”模式,实时评比每名成员收获的打赏礼物量。她尝试充值并打赏100元后,马上就有女团成员私信表达感谢。于是,小盼开始渐渐上头:第一天送“小心心”(价值0.1元),第二天可能就送“跑车”(价值120元),有时也会刷些“嘉年华”(价值3000元)……
在“冲顶榜一”的胜负欲驱使下,让人产生不停打赏的冲动,想为心仪主播取得“荣誉”。仅2024年10月27日,小盼就刷了122个“火箭”(单个价值1000元),意味着她当晚打赏的礼物金额超过了12万元。
小盼家属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仅半年时间,小盼在家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打赏主播近200万元,这些钱是小盼母亲放在她那里暂存的,其中有部分款项为父亲留下的遗产。事发后,小盼一家致电平台希望退费。记者了解到,目前,事件仍在协商解决。
【观点】成年人应为自己行为买单
“23岁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建议平台取消直播打赏。”……不少网友在网上发布评论,有的认为女孩打赏近200万元,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要学会承担后果;有的则在控诉平台与主播,或许存在“诱导”消费情况。
来自湖南怀化的安女士告诉记者,直播打赏确实很让人上瘾。据她描述,自己曾在大学期间,给一位语音厅主播陆陆续续刷了近万元。现在想起来,当时主播的互动多多少少有些诱导意味,通常是刷指定的礼物进行相应的才艺展示。
“展示完主播还会和你继续互动,甚至在直播间讨要礼物,有时候为了守护主播,便会上头式刷票。”安女士表示,即便后来自己没有再刷礼物,但该主播仍是时不时给她留言,让她进直播间玩儿。
“曾经也有过追回打赏的念头,联系主播后,主播也愿意协商部分退款。最后还是算了,我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安女士说。
【律师】退回难度极大,建议预防胜于维权
成年人在直播间的冲动打赏消费可退回吗?为此,记者线上联系多家直播平台后得知,不予退款。其中,抖音官方客服表示,已送出的礼物属于主播个人财产,平台非司法机关,无法对主播收益进行追缴,如已消费并将虚拟礼物送给相关主播或创作者,享受到平台的功能与服务,暂不支持退款。快手客服则回复:成年人在直播间中的打赏行为属于自发行为,平台不支持退款。
“打赏行为通常被视为赠予行为,而非买卖。但打赏或涉及一定的善意取得行为。”湖南怀天律师事务所田律师解释,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动产或不动产处分给他人,善意受让人依法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对父亲的遗产部分而言,该女子属于无权处分。同时,在刷礼物后,主播也提供了才艺展示等相应服务。因此,追回难度极大。”
他补充道,成年人打赏通常被视为有效赠与。即使资金来源于家人或遗产,只要小盼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法院难支持退款。除非有证据证明打赏时存在“胁迫”或“重大误解”。即便部分案例中用户以“冲动消费”为由起诉,法院也可能因用户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驳回诉求。
此外,田律师建议:预防胜于维权。他坦言,要理性看待直播互动,不要轻信主播打的“感情牌”或“激将法”,网络世界里的主播多为表演性质。同时,谨慎绑定支付方式,避免开通免密支付,以防失误操作或他人盗刷。“成年人打赏退款成功案例较少,关键仍在于事前防范。若平台存在明显过错,积极举证可提高维权成功率。”田律师强调。
责编:许利文
一审:龙思言
二审:朱蓉
三审:丁兴威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