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邵阳 2025-03-31 09:11:01
近日,湖南省“行长走市县·金融送解优”行动首站在邵阳火热进行,行长们下基层、入企业为企业发展答疑解惑,提供资金帮助。
这是致力于打造政银企沟通对接平台,推动金融资源下沉,精准赋能实体经济,助力全省实现“七大攻坚”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的湖南生动实践。为何这场湖南金融界现象级活动首站便选择邵阳?对此,从近年来邵阳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可窥一二。
金融生态圈优化构建:政策生花的乘数效应
“人民银行将细化政策举措,健全完善金融五篇大文章‘1+N’政策体系。”3月21日,在湖南省“行长走市县·金融送解优”行动启动仪式上,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张瑞怀站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高度,进行战略布局。
(湖南省“行长走市县·金融送解优”行动首站启动仪式现场,政银签约。邵阳日报记者 申兴刚 摄)
活动现场,邵阳市政府与24家省级金融机构签订政银战略合作协议,共争取各银行未来三年累放额度超5300亿元;邵阳市级金融机构与有关项目、企业意向签约金额超108亿元。启动仪式后的座谈会上,各省级金融机构负责人围绕携手开展“行长走市县·金融送解优”行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实施“七大攻坚”,共谱政银合作互利共赢新篇章主题建言献策。
27家省级金融机构负责人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支持邵阳地方建设、金融惠民便民利民等方面建言献策。
这不仅是一次友好交流,扩大邵阳金融“朋友圈”的机会;更是从中央到地方,多项政策落地生花,推动邵阳实体经济发展的良机。
近年来,邵阳市高度重视金融发展,围绕国省重大金融政策方针,通过“政府搭台、银企对接”的双轮驱动,陆续举办“政银企对接座谈会”“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等活动,出台《关于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等有力措施,推动邵阳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如今,全市共有31家银行机构、30家保险机构、20家证券机构、15家地方金融组织。金融机构集聚发展,构建起覆盖银行、保险、证券及地方金融组织的多层次生态圈。
在经济发展的壮阔版图中,金融犹如灵动的画笔,为城市的繁荣勾勒出绚丽的线条。对于邵阳这座充满活力与潜力的城市而言,金融的力量正日益彰显,成为推动邵阳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2年至2024年,我市金融业增加值分别为124.68亿元、134.1亿元、132.73亿元,分别占GDP比重4.8%、4.9%、4.54%。在金融业稳健发展的同时,全市GDP从2022年的2599.18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2926.25亿元。这些亮眼数据背后,也是邵阳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与“三高四新”蓝图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需求响应面精准匹配:金融服务的内生驱动
2024年,邵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6.25亿元、增长5.1%,17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1项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项全省第二。浓厚的商业氛围、活跃的民营经济,为广大金融机构在邵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肥沃土壤。
如何让金融机构最大限度发挥力量,助推邵阳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产业升级、品牌推广、科技研发等方面提质增效?关键在金融机构的精准施策。
去年,宝东农牧在“企业家接待日”活动中提出希望邵阳市金融机构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的诉求,以解决生猪养殖户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接到诉求后,我市高度重视,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积极协调推动,邵阳市金融机构很快推出了“智慧畜牧贷”等产品,成功破解邵阳市养殖行业发展资金难题。
“除了资金上的大力支持,更感谢中行为我们企业‘量体裁衣’,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方案。”邵虹玻璃财务总监皮展说。在2022年,中国银行邵阳分行率先与邵虹玻璃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跨境结算、信用证等一系列金融支持。这场合作,对于当时刚刚起步、资金需求巨大的邵虹玻璃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邵阳市及时向金融机构推介企业融资项目,向企业宣讲金融政策、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积极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搭建多方交流合作平台,同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提供个性化的信贷支持,金融的“活水”精准滴灌邵阳实体经济。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累计新发放再贷款再贴现42.2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融资成本稳步下降,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节省利息支出8.87亿元,为企业节省利息支出2.60亿元;融资对接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累计为653户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1.93亿元。各大金融机构以最大力度、最大限度为实体产业注入“源头活水”,实现了以金融之力赋能产业之进。
产融一体化深度演变:资本要素的聚变效应
“去年我们凭借17项核心专利技术作为质押物,成功从中国农业银行邵东市支行获得高达4120.8万元的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湖南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书奇说。这次融资刷新了邵阳市以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历史纪录,也是邵阳产融双强深度发展的生动体现。
产业是金融的根基,金融不断为产业“输血供氧”。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银行机构不仅精准化为企业提供优质金融产品,还入企入园走访、助企解困,提供政策宣讲和优质服务,“内卷”式推动整个产业链的高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积极探索建立“再贷款+”模式,单列1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引导邵阳市银行机构为包括打火机、小五金等特色轻工产业在内的重点产业链发放优惠利率贷款,有效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中国工商银行邵阳分行积极响应邵阳县发展需求,围绕茶油产业等重点产业项目,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为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中小微企业培育等提供金融助力;中国建设银行邵阳市分行、中国农业银行邵阳分行等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优势,为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提供大额信贷支持,推动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完善……
这些金融创新的“邵阳解法”,正是贯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鲜活注脚。
金融是产业的血脉,让产业焕发生机。2024年,全市七大产业链实现总产值3342.4亿元、增长8.3%,特色轻工产业实现产值1050亿元,累计打造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8个、全省第一,省级产业集群9个、全省第三。实有经营主体55.48万户、全省第四,在库规模工业企业1841家、全省第四。
金融春风浩荡处,正是邵阳腾飞时。一项项亮眼的成绩,正是习近平总书记那句“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的生动诠释。金融与产业“比翼齐飞”,邵阳实体经济发展必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浪潮。
责编:昌小英
一审:张文杰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云邵阳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