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3-31 10:08:4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2025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2025〕1号、湖南省委省政府湘发〔2025〕1号文件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发展机遇,紧紧依托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依靠全体会员、全省茶人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在省农业农村厅主管指导和省供销社、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工信厅等相关部门支持下,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培育新质生产力,聚焦“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发挥资源科技优势、推进优良品种推广,强化夏秋茶利用、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创新营销推介方式、促进产销对接,强化省市县联动、协力打造红茶品牌,在进一步提升“湖南红茶”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推进“湖南红茶”核心产区建设,支持帮助优势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拓展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努力推进湖南红茶优势产业集群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湖南红茶产业,努力构建湘茶新支撑极,促进千亿产业升级增效、高质量发展,打造湖南农业“五千工程”典范,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目标任务
通过2025年的努力工作,适制红茶优良品种推广富有成效,全省夏秋茶生产面扩大,红茶产品品质不断提高,湖南红茶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红茶龙头企业队伍不断集结壮大,国内外销售市场持续拓展,三产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产业集群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至2025年底全省红茶产量超过8万吨,实现综合产值过300亿元,联系带动100万户茶农增收。
三、工作重点方向
1、加大良种推广与新技术运用,提升品质和产量。充分发挥我省茶叶品种资源和良种选育科技优势,促进省市县联动、协作,在适制红茶的江华苦茶、城步峒茶、汝城白毛茶及保靖黄金茶、云台山群体等地方特异品种资源中,选育、推广一批制作“花蜜香甘鲜味”优质红茶特色品种,建立主产区优质红茶高标准示范基地;加大生物酵素有机肥推广、改善茶树生长环境,推进“湖南红茶”质量一站式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和主产区气象观察站、智慧茶园、茶叶农事活动AI应用与管理及质量溯源等建设,提升全省红茶品质和产量。
2、强化机械作业与夏秋茶利用,提升产能和效益。争取茶机政策性支持,推动山地茶园耕作生产、采摘修剪等机械的研制、引进与推广,提升机械化作业程度,降低劳动力成本;推动红茶自动化生产线及设备项目;支持推进不同资源品种的夏秋茶制作高档优质红茶加工技术系统化研究,形成可以传授掌握的细微不同因子的相应工艺参数,并通过培训进行普及性推广;着力引导、推进夏秋茶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地指导生产制作红茶或白茶等保质期长、便于市场拓展的产品,提高茶园鲜叶采摘、利用率,提升茶叶整体产能和综合效益。
3、创新宣传推广与营销方式,拓展国内外大市场。创新营销理念,构建新渠道,拓展新市场,促进新发展。重点抓好“创新营销年”工作:一是结合抗战胜利80周年,策划“挑担茶叶上北京-湖南茶叶(湖南红茶)大型宣传推介活动”,赋予品牌新内涵、拓展新渠道;二是强化粤港澳和北方主销区行业组织合作,组织参加主销区展会,促进产销精准对接;三是继续推动“湖南红茶”进社区,巩固本地市场;四是推广电商、直播带货等新营销,拓展网上市场;五是组织茶企赴境外主销地展销、推介品牌,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出口效益。
4、强化三级联动与共建机制,协力打造红茶品牌。一是继续推动、努力构建省市县品牌联动、共建共享机制,发挥“湖南红茶”品牌引领作用,推进“省级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核心产区产品”红茶品牌体系建设;二是充分利用“湘媒推湘品”,宣传红茶历史文化、特色品质、人物事迹、健康功能等,丰富“湖南红茶”品牌内涵;三是推动红茶主产区气象观测站建设,开展气候好产品评价,为区域红茶品牌背书;四是组织参加湖南茶博会、中部农博会,开展红茶品牌推介;五是支持红茶核心产区、特色小镇的建设及红茶文化节会举办。
5、构建企业集群及产业园区,推进产业集群建设。一是引导推动一批主产红茶企业做大做强,扩大由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营销公司等组成的湖南红茶企业集群队伍建设;二是支持帮助龙头企业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线及其生产加工园区建设;三是引导推动有龙头企业带动、中小生产企业集聚的湖南红茶核心产区、特色小镇、产业园区建设;四是指导帮助有企业集群支撑的湖南红茶核心产区申报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业产业园;五是引导推动万吨级夏秋红茶出口加工项目在大湘西落地。
四、2025年度几项主要工作
(一)当好参谋助手,助力产业发展
1、开展红茶产业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困境、提出解决办法及建议,并及时反映给省委省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
2、积极配合省茶叶产业链办公室做好相关工作,力促茶产业政策性文件出台,为全省红茶产业赢得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
3、按照省农业农村厅要求,配合做好“湖南红茶”品牌建设服务以及“湖南红茶”宣传推广等工作。
(二)强化组织职能,做好协调指导
4、加强与本会专家顾问团队、产区主管部门及会员企业交流、沟通,拟定促进会2025年度工作计划,递交会长扩大会议讨论。
5、组建换届选举工作委员会,召开筹备工作会,研究确定换届相关工作事项,开好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换届选举会。
6、加强全省红茶主产区交流协作,支持、指导各地茶文化节会、制茶技能比武、斗茶大赛等的开展、产业发展座谈会的举行。
(三)强化党建引领,增强服务动能
7、按照省委社会工作部和省社会组织综合党委要求,做好促进会党支部改选,扩大支部成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组建新支部。
8、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结合促进会工作实际,定期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及八项规定等的学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
9、实施、推进先进党支部创建工作。
(四)提升服务技能,建好服务平台
10、坚持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服务技能,提质 “湖南红茶”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的传播形式、内容;按时编辑《简报》、“湖南红茶”专栏及网站内容;维护湖南红茶微商城运转。
11、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成立职业技能培训专业委员会,组织持续开展好红茶生产加工技术、创新营销及茶文化培训,为会员、会员单位及全省红茶企业、茶农服务。
12、与省茶叶研究所联手合作,培育建设湖南红茶品质工程中心,开展红茶适制良种培育推广、不同区域红茶品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标准体系研究与制定、技术创新与新产品研发、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等工作,服务、助推全省红茶产业的发展。
(五)深入交流合作,拓展服务领域
13、与伊润生物深度合作,在全省开展茶微金、茶多金生物酵素肥推广,促进新植茶园基地快速成园、茶树催芽早采、采后复壮增芽以及夏秋茶鲜叶品质改善等,提升茶叶品质、产量及效益。
14、与省气象服务中心、省茶叶研究所合作,在全省茶叶主产区组织开展茶叶气候品质评价及气象好产品推选及宣传,为品牌背书。
15、与AI应用及培训机构深入合作,就茶叶农事活动AI智能应用与管理、生产加工机器人以及短视频营销获客系统等的构建,开展培训及指导,为产业和茶企赋能。
(六)组织展销推介,拓展两个市场
16、深化与“京东酒世界”合作、持续推进“湖南红茶”进社区活动,与茶馆协会合作、着力推动“湖南红茶”进茶馆,同时与企业合作建设“湖南红茶”形象店,引导拓展长沙红茶消费市场。
17、举办好2025湖南茶博会,并组织代表性企业参加在北京、济南、沈阳、西安、广州等主销区举办的茶叶专业展会以及中部博览会、中非博览会等,展示展销、宣传推介,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18、组织湖南茶叶出口企业、品牌茶叶优胜企业选择性参加英国、德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摩洛哥以及肯尼亚、尼日利亚等举办的国际食品展,拓展国际市场,扩大茶叶、品牌茶出口。
(七)开展三联三促,构建联动机制
19、按照省委社会工作部要求,草拟“三联三促”方案,召开首次联席会讨论确定“三联三促”实施内容。
20、不定期同益阳市茶业协会及安化县茶业协会、张家界市茶业协会及桑植县茶业协会开展“三联三促”活动。
21、总结形成“省市县”联促共建模式,逐步扩大、推广至全省市县茶叶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联促共建,服务助推全省茶产业的发展。
(八)创新营销方式,打造经典案例
22、湖南抗战具有丰碑意义,湖南茶叶对抗战功不可没。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为挖掘弘扬抗战精神、激发湖南茶人斗志,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出新的积极贡献,拟于4-8月组织开展“挑担茶叶上北京-湖南茶叶(湖南红茶)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在着力宣传打造品牌的同时,推进参与品牌企业与北京涉军单位的合作,开辟特定渠道、市场。
23、随着“数字中国”的大力推进,数字化成为产品营销的新方向。今年将着力构建与鸿蒙商城合作机制,促进湖南红茶数字化线上营销及茶业数字资产发展,推进、构筑茶产业发展新业态。
24、在去年全网曝光量超过50亿人次的保靖中国村厨村艺大晒活动基础上,合力支持保靖打造“中国非遗村茶大晒”活动文化IP,促进带动黄金茶、土特产和旅游业的发展,为茶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探索新路径。
(九)树立行业标杆,引领产业发展
25、组织对原151家“湖南红茶”商标标识授权使用企业开展产品质量、包装及销售开展检查,对符合“湖南红茶商标使用规范”的重新授牌、不符要求的取消其“湖南红茶”商标标识使用权。
26、组织评定符合“湖南红茶”商标标识使用要求的新申请“湖南红茶”商标标识授权的企业资质并进行授牌。
27、在全省组织开展湖南红茶产业发展先导区、先进单位、贡献人物的推选、评定及表彰活动。
(十)夯实三个层面,构建产业集群
28、引导推动由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营销公司等组成的湖南红茶企业集群队伍的培育、壮大。
29、指导推动有龙头企业带动、中小生产企业集聚的湖南红茶加工园区、产业园区的建设,促进红茶产业提质升级。
30、指导支持市、县“湖南红茶核心产区”的创建、红茶特色小镇项目的规划、推进及其建设,打造茶文旅融合发展典范。
责编:周佳
一审:周佳
二审:柏润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