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1 13:28:4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英健
2024年,郴州市40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部完成整顿提升。这一变化,源于该市首次从市级机关选派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的创新实践。一年来,这些"尖兵"用实干为村庄带来新气象。
精准选人强引领 锻造基层“主心骨”
“选人不是‘填坑’,而是要精准匹配。"郴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选派的40名第一书记均为市直部门科级及以上干部,且需通过政治素质、工作经历、健康状况等多重审核。
驻桂阳县双江村第一书记吴峥嵘的军旅经历派上了大用场。这位曾在部队服役10年的转业干部,到村后设立党员和退役军人宣传栏,推动50名党员和20名退役军人亮身份、践承诺。村民感慨:“以前党员‘隐身’,现在党徽戴胸前,承诺挂墙上,我们心里踏实了。”
资兴市豪园村的情况更棘手——村支书空缺8个月,村班子人心涣散。本地人袁伍强担任驻资兴市豪园村第一书记后,推选致富能手试任村支书,手把手教村干部处理村务。去年7月台风袭击时,新班子连夜转移群众、抢修设施,赢得村民信任。
靶向赋能明方向 破解整顿“本领慌”
"培训像一本‘导航手册’,让我迅速理清了思路。"驻苏仙区水塘村第一书记李强说。郴州市的任前培训不仅系统讲解整顿工作背景、软弱涣散类型和因村施策方法,还提供具体案例参考。李强将政务热线经验用到村里,改造党群服务中心,整合零散空地建文化广场,让村民办事、休闲更便利。
驻安仁县过家村第一书记徐淦在观摩学习后,为年轻村班子配备"实践导师",培养出电商能手罗莉等骨干,带动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电商兴农”经验被央视报道点赞。
郴州市坚持每月下发工作提示,明确阶段性目标,确保整顿工作方向不偏、节奏不乱。驻永兴县清塘村第一书记楚有志对照工作提示,聚焦“强组织、兴产业、优服务”三大任务,培育3名后备干部跟岗学习,发展2名35岁以下党员,筹资购置12台农机免费为农户耕田300亩。同时,实施高山茶厂、油稻轮作、光伏电站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7.1万元。投资近40万元实施林火阻隔项目、修复塌方28处。
多维聚力强保障 激活振兴“新引擎”
“分类配对,靶向攻坚”。郴州市建立整顿需求匹配机制,按照“党群部门治矛盾村、经济部门扶产业村、专业部门帮需求村”原则匹配市级后盾单位。
在北湖区冷水村,郴州市委政法委作为后盾单位,帮助化解173.2万元债务,解冻村账户;桂阳县下马村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支持下,完成地质灾害治理和自来水入户等五项工程落地。
"四个一"帮扶机制让资源真正下沉。北湖区上垅村在市政协机关帮扶下,不仅重启停滞多年的党群服务中心,还流转集体土地入股4家农场、1家民宿,扶持种养大户6户,村集体收入增长20%。
郴州市选派的第一书记们以党建为笔、以实干为墨,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实践中赢得了县、乡、村的高度认可,半数第一书记在年度考核中获评“优秀”。
责编:张思齐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