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牵引AI的缰绳

张全林   新湘评论   2025-03-31 17:11:11

近期,DeepSeek访问使用量急速上升,已成为目前最快突破3000万日活跃用户量的应用程序。随着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爆火,深圳市福田区率先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首批70名“上岗”。这种被称为“AI公务员”的“数智员工”在工作中展现出高效、精准、不知疲倦的一面。面对这一现象,公众既惊叹技术赋能的高效,也忧及自己的工作是否将被AI替代,相关话题上了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不领工资、不交社保、不会“摸鱼”,AI打工人要砸烂普通人的“饭碗”。有网友调侃,“再这么卷下去,年底评优要输给CPU了”。其实,AI虽然强大,并不意味着一下子就“抢饭碗”,特别是人与人打交道的工作。AI尽管能生成正确率95%的公文,剩下的5%还得靠人。特别是涉及舆论情绪,还得用人的“温度”去暖心。AI带来挑战,也创造机遇,如同其他技术一样,AI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维护等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和岗位。

AI技术肯定会被引入越来越多的领域,数据分析、信息查询等工作及岗位不可避免会被AI替代。但也可以肯定,AI不可能完全取代人力,更代替不了人的创造力。AI再高级也是人的延伸,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帮助人实现某些单靠人工难以达到的目标,却没本领让人“靠边站”。这种智能工具,能够辅助决策却不能替代决策,能帮助增强笔力却不能取代深入群众。更值得警惕的是,AI还远未达到成熟期,其所给出的内容、数据并不一定是绝对准确、权威的,甚至有时候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如果人们对AI生成的内容盲目信任,不加分辨照单全收,很容易被带进沟里。特别是面对复杂任务,面对事关重大的判断决策,更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和资源,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安全,避免单一依赖AI而造成失误。

必须认识清楚,AI是“助手”,不是“枪手”或“替手”。我们真正应该面对的是如何去驾驭它,让它成为人的工具,而不是“躺平”让自己沦为AI的工具,甚至被它致残,变得越来越无用。驾驭好AI,关键是要有更积极的想法,保持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去主动给AI出有创意的题目、发更深刻的指令,让AI为人类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是不可被替代的。

无论哪个行业的员工,都需要跟上时代步伐。面对人工智能掀起的技术变革浪潮,谁都躲避不了,不可能绕道而行。主动迎上前去,张臂拥抱,才是正确的选择。要让AI成为提高效率、服务群众的好帮手,更需要“传统职员”多一分清醒,保持开放上进、以变应变心态,结合实际情况、行业经验,更加积极地思考研判,坚决不能当“甩手掌柜”。当公务员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当议事决策因AI技术赋能更加科学,当群众诉求得到智能系统的即时响应,真正实现“智治”与“善治”的珠联璧合,才能构建起科技硬度强、人文温度暖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AI技术不是万能的,但缺席AI时代也是万万不能的。AI大显身手的时代已经到来。正视AI技术的强大,看到它推动社会进步、造福人类的优势,积极拥抱、顺势而为,才是明智之举。对此,无论是哪个行业的员工,都应该心里有底,在借力AI技术的同时,不要让自己的思想结冰凝固,更不能丢弃自己的创造力。这是人类最大的本钱,也是牵牢AI的缰绳。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