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姚金桃   新湘评论   2025-03-31 17:13:00

民营企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起来的。2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本期节选刊登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并刊发赏析文章,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 经典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

(一)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这一点,我讲过几次。军队、国家政权,都要维护这条道路、这个制度、这些政策。

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说过去说过来,就是一句话,坚持这个路线、方针、政策不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这次十三届八中全会开得好,肯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一变就人心不安,人们就会说中央的政策变了。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像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即使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

(二)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经验很多,从各省的报刊材料看,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好嘛,就是要有创造性。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嘛!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我国现阶段的“三资”企业,按照现行的法规政策,外商总是要赚一些钱。但是,国家还要拿回税收,工人还要拿回工资,我们还可以学习技术和管理,还可以得到信息、打开市场。因此,“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这是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节选前两部分,有删节。

  • 赏析

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姚金桃

2月17日上午,一场意义重大而深远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拉开帷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倾听民营企业家的心声后,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民营企业家,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民营企业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的发展生动呈现了一路风雨一路歌的艰辛历程。当时,人们对发展个体经济及多种经济成分存在顾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发展遭遇各种困难和阻力。在1982年,做炒瓜子生意的个体经营者年广久,因扩大“傻子瓜子”品牌生产的需要,雇工100多人,超过了个体户雇工8人以下的界限。有人主张将其取缔,也有人表示应予扶持。围绕雇工问题展开的争论,在社会上引起相当大的震动。对这一问题,邓小平提出: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邓小平的表态,对民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然而,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往往需要不断冲破桎梏。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姓“社”姓“资”的争论又甚嚣尘上,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沿途发表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谈话,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一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邓小平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二是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邓小平以深圳经济特区成功经验为例,强调: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三是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邓小平抛开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认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四是阐述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针对这一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条件持续改善,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推动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关于对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理论和实践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鲜明提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等重大论断。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二十大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部署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据统计,中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4年9月底的5554.23万户,10余年间增长就超过了4倍。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

在今年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强调要正确认识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指明了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努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打折扣。”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强化执法监督,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他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等多作贡献。要按照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生产要素的使用、管理、保护机制,重视企业接班人培养。还要坚持诚信守法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目前正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民营经济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新时代新征程,只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正确理解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锐意创新、鼓足干劲,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就一定能共同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