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5-03-31 22:03:11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31日讯(通讯员 李俊杰 记者 梁湘茂)3月29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前沿生物技术”专项“活体成像及定量检测新方法研究”项目在长沙正式启动。
该项目立足于临床实践中的迫切需求,聚焦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生物技术,旨在突破活体成像与定量检测的技术瓶颈,推动疾病诊断向精准化、动态化迈进。
启动会由中南大学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谭蔚泓院士,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华大智造首席执行官牟峰等构成专家组,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出席会议并点评。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熊炜、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常务副院长、芙蓉实验室副主任武明花、中南大学科研部部长李启厚等领导现场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由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黄河和项目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薛平主持。来自项目承担单位的研究骨干、中南大学相关处室负责人和多位行业专家30余人参加启动会。
项目联合申报单位包括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清华大学附属长庚医院及广东省人民医院,汇聚了光学物理、医学影像、临床诊疗等多领域高平台的顶尖团队。本项目源于临床上对乳腺癌和胶质瘤等疾病在高精度成像与高效诊疗技术方面的迫切需求,旨在通过研发超高速光学成像和光声泵浦分子探测等技术,实现对肿瘤从器官、组织、细胞到分子的多层次动态观测。项目依托紧密合作的医工结合团队,开展跨学科协作,以实现系统性的技术突破。预期成果包括建立动态细胞追踪、深层肿瘤成像以及术中实时监测等核心能力,从而为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
会议期间,专家组通过质询与论证,充分肯定项目设计的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并就成果共享、风险管控等环节提出优化建议,高度评价团队的创新精神,强调要立足临床需求,加强子课题间协作,实现高效协同与成果最大化。项目跟踪专家牟峰结合自身经验,为科研安排提出了先进且科学的建议。未来,团队将以临床应用为目标,推动技术标准制定与示范平台建设,助力我国医学影像领域实现全球领跑。
据了解,项目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导向,聚焦临床应用中的痛点难点,设置了4个重点课题:清华大学薛平负责的《超高速多功能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及细胞动态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通过自主研发的超高速扫频激光器和主动相位调制技术,提升细胞纳米级检测精度;中南大学肖嘉莹和广东省人民医院聂立铭负责的《大深度光声泵浦层析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以大深度分子影像为特色,开发多模态光声成像系统实现深层组织结构与功能多参数成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殊主导的《跨尺度光学成像技术在乳腺癌精准诊疗体系中的应用示范》构建乳腺癌动物模型,结合多模态成像技术进行跨尺度动态观测;清华大学附属长庚医院王贵怀负责的《多模态光学影像辅助下的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精准外科诊疗研究》探索多模态光学影像在胶质瘤术中快速诊断与边界确定的应用,各课题从基础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到临床验证三个维度展开研究,着力解决现有技术在精度、深度和动态监测能力上的不足,为生命科学研究及精准医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责编:梁湘茂
一审:许建
二审:梁湘茂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