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2025-04-01 12:58:05
银行消费贷“价格战”迎来拐点。
从今天起,消费贷款市场迎来重要变化。多家银行即日上调消费贷利率,不再提供年利率3%以下的消费贷产品。
此前,银行机构纷纷通过降低利率、提高额度等方式发力消费金融业务。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一降再降,甚至跌破“3”字头,低至2.4%左右。
一直被大家叫好的消费贷低利率,为何迎来“急转弯”?
多家银行上调消费贷利率
4月1日早,记者在工商银行APP上申请信用消费贷“融e借”发现,该贷款的年化利率已显示为3%。前一天,该消费贷年化利率为2.73%。
“今天开始,我们卡易贷年化利率已从最低2.58%,上调至3%以上了。”江苏银行杭州分行一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此外,记者也从各家银行App上查询发现,多家银行的消费贷利率已无3%以下利率。例如,中国银行“中银E贷”的年利率(单利)已恢复至最低3.1%;招商银行消费贷产品“闪电贷”的年化利率(单利)已恢复至3.4%。
今年以来,银行消费贷市场掀起新一轮“价格战”,多家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推出年利率3%以下的消费贷产品,有的产品年利率甚至下探至2.4%。
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2025年2月,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平均最低可执行利率为2.91%,环比下降7BP,同比下降28BP,刷新历史低点。
利率“价格战”不可取
在“以价换量”的情况下,许多银行的消费贷业务的确出现了不同程度增长。
近期发布的银行年报显示,国有六大行中有四家实现了消费贷业务的两位数增长。其中,交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增加1568.37亿元,增幅达90.44%,近乎增长了一倍。
然而,随着消费贷业务的快速增长,零售贷款资产质量的风险也逐渐暴露。截至2024年末,多家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率呈现上升态势。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撰文指出,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过低,可能产生一些负面作用:一是可能让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不顾个人实际盲目申请,从而加重个人债务负担;二是消费贷款可能被套用、挪用,从而导致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理财市场等。因此,合理控制消费贷款利率水平,有助于防范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事实上,消费贷利率的调整,此前就有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需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优化资源配置。
有专家表示,将3%设置为此次消费贷利率调整下限,应当是从宏观审慎的角度统筹考虑了银行资金成本、操作成本、风险成本,以及可比贷款的定价水平等多方因素后的结果。
责编:戴蓉
一审:周杨
二审:朱晓华
三审:文凤雏
来源:潮新闻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