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17:27:11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日讯(通讯员 谢海平 蔡蔚 记者 王璐)卢阿姨近半年来总发现内裤上沾有血迹,以为是月经紊乱、月经不干净,自行服用药物、坐浴,未见好转。家人发现后急忙带着卢阿姨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子宫均未见血迹,却发现尿道口被异常增生物阻挡。遂让患者至泌尿外科门诊就诊,蔡蔚主任医师接待患者后,发现患者尿道口增生物大小约2×2厘米,呈暗红色,表面黄灰色分泌物,触之易出血,确诊为尿道肉阜并感染。
因为肉阜巨大,手术切除损伤大,医生建议先以中药内服+外洗,经一个月治疗后,肉阜缩小为0.7×0.5厘米、炎症消除,再收入院手术切除,术后继续配合中药口服+外洗半个月,痊愈,卢阿姨瞬间觉得人轻松了。半年后复查,未见复发。
尿道肉阜是什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蔡蔚介绍,尿道肉阜是指位于女性尿道外口的红色赘生物,又称尿道肉芽肿、血管性息肉、毛细血管瘤、尿道痔,为女性最常见的尿道疾病之一。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特别是绝经期之后。
尿道肉阜有哪些类型?
尿道肉阜可分为四个类型:乳头状瘤型、血管瘤型、肉芽肿型、混合型。
尿道肉阜的病因有哪些?
尿道肉阜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其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由外阴慢性炎症或性交、卫生纸等慢性刺激引起。
②由尿道黏膜脱垂外翻,受到慢性刺激引起。
③由尿道梗阻或其他原因引起,尿道梗阻等可使患者排尿时过度用力,尿道黏膜下静脉壁变薄、曲张,进而形成尿道肉阜。
④由患者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
尿道肉阜的症状有哪些?
尿道肉阜临床表现为尿道口红色或紫红色肉样突起,多位于尿道口下唇、6点钟方向,少数可累及尿道口周围,极少发生于尿道内。尿道肉阜一般较小、质软,有的肉阜带蒂,大多数肉阜基底较宽,常伴有排尿不适、出血等症状。伴有感染时可出现排尿烧灼疼痛或排尿困难。
尿道肉阜的治疗
中医无“尿道肉阜”专属病名,但其症状可归属于“淋证”“癃闭”“带下”或“阴疮”等范畴。
1. 中医辨证治疗
①脾虚湿蕴证
症状:肿物色淡,小便无力,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益气,利湿消肿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加减
②肝郁化火证
症状:肿物红肿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疏肝清热,凉血散结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③肾阴亏虚证
症状:肿物干涩,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
治法:滋阴降火,养血止血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④湿热瘀阻证
症状:肿物硬结,溃烂渗血,带下黄稠;舌红或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四妙丸合失笑散加减
2.中药外洗
黄连、蒲公英、黄柏、苦参、金银花等清热解毒等中药外洗、坐浴,消炎镇痛,化瘀消肿。对于有渗血的,可加小蓟炭。
3.中药外敷
以青黛散调蜂蜜外涂患处,每日1次,适用于轻度出血或肿物表面糜烂者。
4.针灸、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治疗
针灸常用穴位:三阴交、曲泉、中极等,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改善排尿功能;
耳穴压豆选穴:足三里、关元,配合中药贴片按压,调节体内环境。
5.手术
手术切除,或者电灼、激光疗法。
6.饮食加生活调理
饮食清淡,忌辛辣油腻,多饮水。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穿宽松透气衣物。
医生提醒,大多数的尿道肉阜患者可能没有症状,如果患者发现尿道口有肿物、尿道口疼痛、有接触性流血,特别是在排尿、行走摩擦、性交时,上述情况加重,或者有尿频、尿急、尿不尽、排尿困难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张丽
三审:田雄狮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