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以邮为弦,奏响海疆思政强音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2 10:35:34

新湖南客户端4月2日讯(通讯员 谭敏)4月1日下午,岳麓山“开国大将”肖劲光铜像广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教育活动。中南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在此成功举办“向海图强 走向深蓝——‘邮票上的海疆奠基者:肖劲光’清明思政课堂”,将红色文化、国防教育与特色课程深度融合,为学生带来沉浸式学习体验,全方位展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活动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学校丁群校长发表致辞。丁校长指出,本次活动紧密贴合党的二十大“海洋强国”战略,以纪念肖劲光将军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国防教育与思政学习,意义重大。他着重强调,中南大学第一附属小学麓枫少年邮局的“邮文化”品牌课程,经过二十年的精心培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金字招牌。其中,“邮票上的湖南”课程作为“走读湖湘”文物文化研学品牌项目,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重点推荐,历经八年创新实践,借助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模式,实现了多学科的有机融合,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成为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

国防科技大学闫小平大校带来的专业讲座,是本次活动国防教育板块的亮点。闫大校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们讲解国防战略与海军发展,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在他们心中种下爱国与国防意识的种子,激发学生们关注国家安全、立志保家卫国的热情。

据课程导师陈中云介绍,在前置课程中,学生们开展了广泛的跨学科探索,涵盖人文、思政、数学、科技等多个领域。同学们通过航空母舰邮票计算几代航母的长宽比和甲板面积,从数据变化中直观感受到中国航母事业的飞速发展;在南海礁岛保护沙盘推演中,同学们运用多学科知识,深入探讨海洋权益保护问题,不仅加深了对国家海洋战略的理解,还显著提升了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

现场活动流程丰富多样,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个人素养。身着邮局服的汪希言、陈昱璁两位同学以自信大方的主持,郭笑语、宋昀霖、方玺源等同学将肖劲光将军事迹、辽宁舰发展、中国灯塔建设等邮票背后的故事生动呈现,巧妙串联起历史与现实、海洋与国防的知识体系;情景朗诵《半条被子》带大家重温红色经典,传承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黄致宁同学的爱国歌曲《卢沟谣》深情婉转,家长代表尚慧玲老师独奏《映山红》配合默契,展示出师生们在艺术领域的良好修养。

项目化成果展示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王书一、王文龙、杨欣梦等同学对优秀作业的精彩解说,分享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与收获;学生们展示的绘画作品和中国灯塔艺术科学制作,构思精巧、制作精良,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的完美融合,是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的有力见证。此外,“邮票上海疆奠基者:肖劲光”清明纪念邮戳发布仪式庄重而富有纪念意义;党员教师在党支部书记石万林的带领下庄严宣誓,践行“红枫党建”的使命担当,为学生树立了榜样;神州教师集邮联谊会邓立荣秘书长发表讲话,高度评价学校课程在教育创新与文化传承方面的卓越贡献。

此次清明思政课堂,是中南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在教育改革道路上的又一成功探索。“邮文化”品牌课程二十年的坚守与沉淀,“邮票上的湖南”课程八年的创新与突破,依托“红枫党建”引领,以项目化学习为驱动,将“大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全方位提升学生个人素养与高阶思维能力,为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筑牢了坚实基础,也为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创新与思政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