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茶 新湘评论 2025-04-02 13:51:59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从西柏坡的油灯到天安门广场的华灯,从改革开放的春潮到新时代的惊雷,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如今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始终把“人民至上”镌刻进岁月深处。
这是一条穿越时空的赶考路,更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史,每一个重要历史节点都在回答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
鉴往知来,笃行致远。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面展开之际,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我们便更能深刻体会到“人民至上”理念如何贯穿始终,进而提醒我们时刻铭记初心使命,时刻牢记权力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1
时代考题万变,人民阅卷永恒。
从西柏坡出发前的“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向人民交出的第一份赶考答卷——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949年3月,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毛泽东将其形象地比喻为“进京赶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车队出发前,毛泽东特意叮嘱“民心不可侮”,断然取消北平的入城庆典,要求“先从群众最需要的抓起”。
这一去,是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场迈向执政治国的新考场,是从破旧立新的艰辛探索走向守护江山的责任担当。4月,在香山双清别墅,毛泽东挥笔写下《论人民民主专政》,从理论和政治层面阐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2
稻子熟了千万回,人民万岁第一回。
天安门城楼上的“人民万岁”,让五千年文明古国第一次听见,人民,才是新中国的主人。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是国家与民族荣耀的高光时刻。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刹那间,广场上30万群众欢声雷动,群情激昂。
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毛泽东亲自按下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28年光辉历程。
当群众游行队伍欢欣雀跃地不断高喊“毛主席万岁”时,毛泽东激动万分,连用湖南口音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这一声声高呼,是党与人民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的生动写照,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紧密团结的永恒定格。
3
风雨兼程,共望山河。
从“铁人精神”到“红旗渠奇迹”,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党领导人民用奋斗改变命运,用双手镌刻自力更生的丰碑。
1950年土地改革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主人,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将“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化,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为人民服务”被写入党章总纲。
艰苦卓绝筑天河:1960年河南林县人修筑红旗渠的场面。
艰苦的岁月里,焦裕禄、雷锋、王进喜等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国为民的初心,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人,成为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978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党领导人民开启了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征程。小岗村“大包干”红手印催生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蛇口工业区“时间就是金钱”的呐喊打破平均主义桎梏。1982年宪法首次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单列一章,1992年南方谈话强调“三个有利于”标准,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置顶。
1978年,小岗村18位村民签下“生死状”。
每一项改革举措都紧紧围绕人民的利益展开,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无数普通人凭借勤劳的双手和敢为人先的勇气,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推动了国家的发展。
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人民始终是最生动的浪花。当发展的脚步遭遇惊涛骇浪,“人民至上”的理念亦是最坚固的锚。1998年抗洪、2003抗击非典的生死关头,“人民生命高于一切”成为最高指令。
4
改变中国的力量,亦是人民托举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至上” 理念提升到新的高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深情告白,温暖了亿万人民的心。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数百万干部奔赴一线,与贫困群众并肩作战,多年攻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兑现了“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承诺。
“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繁华,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将年轻的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十八洞村梨子寨的古村落。石林荣摄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严峻斗争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为最高准则。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医护人员逆行出征,社区工作者坚守岗位,志愿者无私奉献,共同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抗疫赞歌。
这不仅是对“人民至上”的生动践行,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和中国人民的团结力量。
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到《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的印发,从整治 “四风” 问题,到“三个务必”的提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中国共产党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短短十几年间,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风政风深刻变革,社会风气持续上扬,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更加自觉地践行“人民至上”理念,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时代的考卷不断更新,“人民至上”的答案始终如磐。
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的团结奋斗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救民于水火,到富民于盛世,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二字镌刻在旗帜上,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誓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担当,书写着人类历史上最恢宏的民生史诗。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