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5年“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湘潭举行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3 10:23:03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鸟类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关键意义。“爱鸟周”活动作为普及鸟类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的重要平台,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4月1日至7日是湖南省第44个“爱鸟周”,主题为“清除鸟网,密织法网,让鸟儿自由飞翔”。4月2日,湖南省2025年“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湘潭市举行。接下来,我省各地将开展鸟类摄影展、鸟类科普系列活动、鸟类知识培训、观鸟活动以及候鸟保护“清网”行动等系列活动。

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林山,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爱民出席活动并讲话,省林业局相关处室站中心负责人、湘潭市有关单位、社会组织及专家、志愿者、学生、媒体记者共同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亮点纷呈,小合唱《布谷鸟》和情景剧《鸟儿展翅飞》等节目轮番上演,鸟类保护志愿者代表们登台倡议宣誓,呼吁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关爱鸟类,守护生态家园,为鸟类创造一个和谐宜居的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湘潭市万楼青年码头主楼前举办的AI鸟类成长互动展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通过AI技术,市民可以生成特定鸟类的名称,并观看其从孵化到成长的动态视频,深入了解各类鸟类的生命历程。同时,现场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手工活动,包括DIY鸟巢制作、利用自然脱落的鸟羽制作书签和钥匙扣等,让参与者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鸟类栖息环境和羽毛结构的认知。

据悉,"爱鸟周"活动始于1981年,最初为保护迁徙于中日两国间的候鸟而设立。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正式将"爱鸟周"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湖南作为全国鸟类资源大省,全境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是候鸟重要的越冬地和栖息地。全省已记录鸟类523种,其中红嘴相思鸟被确定为"省鸟"。近年来,湖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千年鸟道"保护,发布候鸟保护总林长令和禁猎通告,实施候鸟保护两年行动,牵头建立五省联防保护机制,通过加强巡护值守、执法打击、栖息地保护、宣传教育等多项举措,持续巩固鸟类保护成效。

数据显示,洞庭湖越冬水鸟数量达45.62万羽,创历史新高;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等珍稀鸟类繁殖区域突破纬度记录;黑脸琵鹭重现湘江,彰显生态治理成效。湘潭市作为本次活动举办地,以"红绿辉映、山水入城"的生态自觉,深入开展爱鸟护鸟行动,组织"民间林长"护飞,评选红嘴蓝鹊为"市鸟",已记录到中华秋沙鸭等307种鸟类。

李林山表示,下一阶段,全省林业系统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国家林草局工作部署,着力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鸟类保护机制,开展候鸟保护"清网"行动,严厉打击破坏鸟类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他呼吁各级社会组织、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我省鸟类保护事业,依法依规开展爱鸟护鸟活动,用文明之心守护羽翼之光,共同护卫我省鸟类安全。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林业局主办,湘潭市林业局、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政府承办,湖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湖南银行湘潭分行协办。(刘纯妮)

责编:陈龙

一审:陈龙

二审:喻志科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