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强动能 使命担当践初心 怀化市“三会三文”落实成效全景扫描

    2025-04-03 15:37:17

周玉意 谭永武 吴俞贤

3月以来,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按照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的责任清单,纷纷走进乡镇街道人大、走进代表联络工作站、走近人大代表,督责任、督落实、督进度,在五溪大地掀起一股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的热潮。

去年来,怀化市深入贯彻落实湖南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全省人大代表工作会议和全省基层人大工作推进会精神,紧扣《关于推动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三会三文”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创新机制、强化监督、夯实基础,推动人大工作从“程序化”向“实效化”转变,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和治理支撑。

机制创新

以责任清单落实落细精神

3月13日下午,怀化市基层人大负责人学习贯彻全国两会和省“三会三文”精神培训班开班。“举办这次培训班,就是要以学为基、以干为要,在深学细悟、宣传解读、推动落实上下功夫,以务实举措、过硬作风推动全国两会精神和省‘三会三文’精神落地见效。”怀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万千说。

去年来,怀化市将“三会三文”精神作为人大工作的总纲,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构建“清单式定责—项目式压责—联动式督责—成果式考责”全链条落实体系。怀化市委制定《关于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细化了5大方面、50项具体任务,构建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主抓、部门联动”协同发力的责任链条;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对照“三会三文”和市委责任清单,制定《市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任务清单》,确定了11个方面84项任务清单,将核心内容逐条分解,以“靶向清单”的方式把各项责任措施落实到地方和部门。

3月18日, 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在洪江市督导调研中,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座谈会,推动联络站“建设高标准、管理高质量、运行高效能”,打造基层治理“连心桥”。

同时,该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推行“一二三四”工作法,建立健全联动督查机制、“三联”工作机制、工作创新推选机制等三项机制,抓实“代表规范履职提升年”“代表建议提升年”“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管用’提升年”“人大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年”等四个活动,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路径。如《鹤中一体化发展促进条例》立法专班以“小快灵”模式破解区域协同难题,用12条法规打通规划、产业、生态等7个关键领域,该条例成为全国首部促进行政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地方法规。

全市各级人大坚持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中方县人大将2025年确定为“大抓落实年”,通道县组织召开贯彻落实“三会三文”推进会暨 2025 年人大工作“创新大讨论”活动,鹤城区组织368名五级代表集中进站学习“三会三文”精神。

3月27日,怀化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2025年第1期“人大讲堂”暨“三会三文”精神读书班。

高效履职

护航服务高质量发展

日前,怀化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怀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黔阳古城保护利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从认识层面、保护层面、利用层面、保障层面健全保护名录,为黔阳古城加快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推动怀化旅游“金三角”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怀化市在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责任清单重点任务中,将推动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有机衔接,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的内容,作为全面提升人大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质量和水平的举措予以重点推进,强调积极推动跨区域、同流域协同立法,加快制度集成创新,构建以保障“三个高地”建设和“守护好一江碧水”为重点、统筹民生领域的“1+N”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

立良法、促善治、谋发展。2024年,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工作,结出累累硕果——制定出台《怀化市鹤中一体化发展促进条例》《怀化市促进快递业发展若干规定》《怀化市平安建设源头治理若干规定》,让重大战略实施更有底气、改革更有穿透力,也让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法治的轨道上跑得更快。

人大监督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完善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反馈、交办、督办、评价闭环工作机制,加强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跟踪监督。”该市将加强人大监督明确在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责任清单中,综合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听取审议报告、专题询问等法定监督方式,探索出“四问四评”“二次清单”“二次暗访”“三单机制”等有效做法,推动人大监督与党内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有效贯通,增强监督刚性,人大监督向实质化迈进。

该市人大常委会以监督推动生态保护,构建“法治护绿人大行”闭环机制,连续8年听取环保专项报告,针对扬尘污染、太平溪治理等开展三级联动执法检查,整改问题82项,实现“二次暗访+二次清单+二次审议”全链条监督。

各县人大常委会对照责任清单,探索形成一批有特色、有成效、可借鉴的新做法,呈现出思路理念新、制度机制新、方式方法新、成效成果新等“四个新”的良好局面。

会同县人民代表大会连续7年对政府工作部门开展年度工作满意度测评;芷江人大将预算联网监督的范围向乡镇拓展,建立“人大+巡察”联动机制;洪江区采取“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相结合的形式,不断强化“问后”监督、跟踪落实;靖州首次对县政府工作情况开展质询,常委会组成人员不留情面、犀利质询,要求县农业农村局等4个政府部门答复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计划工作不力、非法捕捞有所反弹问题。

基层实践

发挥彰显为民本色

“这条路以前坑坑洼洼,现在铺上沥青,平坦又美观,真的有城里的感觉啦!”近日,走在大埠至黄金街飞跃桥这段崭新的柏油公路上,溆浦县黄茅园镇杨家山社区居民侯芳竹开心地说。

据悉,溆浦大埠至黄金街飞跃桥公路路面油化顺利实施得益于黄茅园镇人大推行的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2024年3月,出席黄茅园镇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的60余名代表,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通过了“大埠至黄金街飞跃桥”路面油化项目,该项目于当年9月底完工,全长315米,直接受益群众1000余人。

这是怀化市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做实民生实事票决制的生动实践。通过深化民生实事票决制,推动建立项目“储备库”、设立专项“资金池”,完善“群众提、代表议、大会决、政府办、人大督、代表评”全流程机制,全年推动1000余件民生项目落地。2024年,芷江三道坑镇人大通过人大代表建议票决新修沟渠,镇人大两次组织代表对工程质量、施工成本等方面进行专题视察,确保“民声”定“民生”,“民意”更“满意”,将该渠道修建成该村30多户农家的“幸福渠”。

“2024年,我先后参加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4次,到人大代表联络站履职3次,走访联系群众110人次……”今年初,中方县人大常委会委员王先波以代表身份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据悉,该县连续两年同步开展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述职评议活动,讲述自己联系群众的故事。

人大代表履职活动有声有色的背后,是该市基层人大建设成果的真实写照。该市推广“代表联络站+网格化”模式,制定出台加强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印发《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模板》《代表联络站年度工作清单》,按照“十有”标准打造规范化代表联络站459个;坚持特色建站,指导建立省际边界联络站10个、产业链和园区联络站8个,把代表力量有效融入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中心大局。

群众有需求,代表有行动。“烟苗都拉回来了,但是家里人手不够,村里家家都在忙着种烟,想找人帮忙也找不到。”家住靖州渠阳镇横江桥沙堆村的谢林树犯起了愁。得知这一情况后,在横江桥代表联络站值班的镇人大代表陆友红迅速联系上15名县、乡人大代表赶往村里,帮助谢林树及其他群众移栽烟苗,化解了当地群众的燃眉之急。

据悉,2024年,怀化市组织人大代表轮值进站,累计接待群众1.2万人次,推动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园提质等建议249件,实现“民意直通”与“政策落地”双向贯通。

责编:谭好

一审:谭好

二审:陈佳婧

三审:杨湛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