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耕一线写“担”当——湖南农担以产业金融实践擘画乡村振兴图景

吴汶奕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3 17:26:30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吴汶奕

春寒未尽,田野先暖。广袤三湘大地,农业经营主体争分夺秒抢抓农时,一股金融“春风”也悄然吹进田间地头。

随着春耕节奏逐步铺开,湖南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农担”)也早早行动:聚焦粮食、设施农业、工厂化育苗、农机农田建设等重点领域,以“惠农担”16+N产品体系为抓手,全面启动“春风行动”“春雷行动”,以更早谋划、更深下沉、更快服务,把政策性金融“春雨”精准送达农时最前线,为全省春耕备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金融下沉田野间,滴灌春耕主根系

今年春耕启动以来,湖南农担坚持金融资源向下沉、向一线倾斜,通过产品化、标准化的担保服务体系,让金融服务更接地气,更贴农时。

▲湖南农担党委书记、董事长吕辉红走访调研汨罗种粮大户周一峰的育秧基地

在汨罗市,种粮大户周一峰曾一度因缺乏可抵押资产而深陷融资困境,湖南农担连续五年为其提供担保支持,金额从最初的20万逐渐递增至80万元。如今,他的农业版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最初的几百亩薄田扩展到如今数千亩,更构建起集烘干、育秧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形成全链条的粮食生产体系。谈及过往,周一峰深情地说:“是农担公司在我最艰难的时候送来了及时雨,没有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就没有我今天的丰收图景。”

▲湖南农担支持的湖南锦绣千村合作社正忙碌地进行起秧作业。

在澧县,湖南锦绣千村合作社承担着周边5万亩早稻的集中育秧任务,6条育秧生产线正开足马力。“2017年企业转型关键期,湖南农担给予了300万元的担保贷款支持,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如今,我们合作社成员已扩大至6800户,服务面积达50万亩,感谢农担坚定不移地站在我们身边!”负责人龚佑琼说。

在安仁,湖南农担将政策性金融“春雨”精准滴灌到中药材产业中,以“无抵押、低费率”的产业担保模式,破解“神农药都”长期面临的资金短缺、技术瓶颈与市场不稳等难题。裕安山药材种植公司在生产初期获湖南农担200万元贷款支持,企业快速扩张至仙草、岗梅等特色药材超4000亩种植规模,并新建厂房、自研生产线,成为王老吉、加多宝等企业的原料供应商。香火堂中药有限公司则借助农担金融+技术双轨赋能,成功建设万亩林药产业园,带动就业超千人;奎源农业通过200万元担保贷款打通精深加工链条,实现“安仁枳壳”从原料型产品向多元消费品的转型升级,成为远销各地的网红果饮品牌。湖南农担不仅“贷”到春耕急需处,更“扶”到产业转型关键点,深入田间地头与药农共绘中药材振兴图。截至目前,郴州市分公司已为中草药行业累计投放担保贷款约1.13亿元,其中安仁县达7000万元,助力药材春耕“从种下去”到“卖得好”。

金融“滴灌”虽细微,但支撑起整个春季农业的“主根系”。从千亩水田到万亩育秧,从粮食主业到特色产业,湖南农担逐步构筑起一张覆盖全省、支撑主业的春耕金融保障网。

服务奔赴农时前,落在播种关键处

春耕,不仅是农业的起点,也是一年乡村经济的底盘。要将金融服务落到“关键处”,需要的不仅是力度,更是提前谋划与精准对接。湖南农担推行片区服务机制,将调研、审批、投放与服务前置,力求在农户最需之时提供可获得、够及时的金融供给。

在长沙县青山铺镇,种粮大户王稳根经营2200亩水稻和大型育秧棚,通过“乡村振兴产业贷”获得300万元贷款,大大缓解了前端现金流压力。

位于长沙望城区的湖南农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辣椒苗育苗基地之一,年产值突破千万元。春耕在即,企业计划扩大基地覆盖版图,湖南农担第一时间上门调研,定制融资方案。负责人张兰芳回忆:“2017年受灾时,是农担的45万元贷款帮我们挺过难关,现在依然是我们稳步发展的强大后盾。”

今年3月20日,湖南农担春耕督导组一行来到保靖县黄金村,实地走访壤寨古茶坊家庭农场,与客户面对面交流经营状况,现场“把脉问诊”、提供专业指导,助力茶企走稳发展之路。其实早在2019年,该农场便因黄金茶种植规模持续扩大而面临建厂、购机等巨额资金难题,企业一度陷入困境。正当农场主一筹莫展之际,湖南农担“惠农担”产品送来了200万元担保贷款,为项目启动注入“金融活水”。如今,企业稳步运营,成为保靖黄金茶产业中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湖南农担不断将金融服务前移、技术服务同步,为“黄金茶”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截至今年3月下旬,湖南农担已累计为保靖县近300户投身黄金茶产业的客户提供2亿余元担保贷款,推动“一县一特”特色农业加速成长,为湘西春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从田头到棚中,从粮食大户到特色小产区,湖南农担以“主动、靠前、细致”的金融服务节奏,对接着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确保资金在春耕这一关键节点不缺位、不延误。

深化协同织保障,机制创新强生态

春耕,是对农业金融产品力和响应力的一次集中检验。为了让金融春雨落得准、润得透,湖南农担近年来不断强化制度保障和产品供给,推动政策性担保服务从“可获得”迈向“好获得”“早获得”。

在机制端,湖南农担不断健全服务机制,构建覆盖全省、运行高效的农担体系。通过完善风险准备金补充机制、实施差异化配额管理,推动政担合作更实更深;同步推进银担系统直联,统一利率标准和合同文本,提升服务效率和可达性;同时围绕基层实际,积极探索政银企担新模式,推动形成责任共担、发展共促的合作生态。在今年春耕关键期,这一套机制组合拳不断释放效能,全力护航春耕备耕顺利开展。

在产品端,湖南农担聚焦春耕备耕,突出对粮食生产和优势特色产业的支持,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创新研发“惠农担”系列担保产品,推出“农田建设贷”,升级“粮食贷”,增设集中育秧子产品等,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既有面向粮油主产区的“粮食贷”“育秧贷”“农田建设贷”,也有贴合特色产业发展周期和资金需求的“张家界莓茶贷”“新晃黄牛贷”等产品。产品普遍具备反担保简易、期限灵活、成本低等优势。例如脱贫县项目担保费最低可至年化0.5%,300万元以下项目原则上不要求实物抵押,贷款利率由银行实施最优惠授权利率。

▲湖南农担客户经理回访返乡大学生陈帅宇创业项目基地。

产品创新还特别关注“谁来种地”的长远命题。结合新形势,湖南农担创新推出“湘青创·农担贷”“湘土有才-农技担贷”“大学生农创担”专项担保产品,培育和支持广大青年扎根农村、专注农业开展创业及带动就业——在常德,90后返乡大学生陈帅宇借助湖南农担300万元担保贷款支持,建成烘干中心,迈出企业发展的重要一步。通过自身的艰苦创业,成为总书记亲切接见的“新农人”;澧县彭涛接手父辈的稻田,在农担“不抽贷、不断贷”的支持下从守业走向拓业;常德星禾农业的胡铭益则通过100万元“特色贷”打通水果出口通道,年产值突破700万元……

机制更实、产品更优、服务更快,湖南农担正以政策性担保为春耕一线注入持续不断的金融动能,以高效、专业的服务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三月的湖南,田畴翻新、育苗正旺、农机轰鸣。金融虽无形,却是最早播下的一滴春雨。在这个关乎粮安大计、产业发展、农户所需的关键时节,湖南农担用实干作答,用创新破题,在乡村振兴的春天里写下“为农担当”的坚定注脚。

责编:吴汶奕

一审:陈昱旬

二审:杨莉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