嘱托铭心 践行有声——常德市老干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综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3 19:22:02

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常德,考察常德河街和港中坪村,留下深深的足迹。这一重要时刻,不仅为常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广大老干部注入奋进的动力。一年来,常德市老干部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深刻领会总书记的重要思想,积极践行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在文化传承、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答卷,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老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循足迹,实地感受总书记走过的路

“如今,河街已成为柳叶湖乃至常德市的门面。鸳鸯走马楼的非遗节目,让我这个老常德人都大开眼界,领略到别样的文化魅力!”老干部汪业华在跟随所属党支部参观完河街后由衷感叹道。

老干部在河街参观

“春风浩荡满潇湘,沃野飞歌稻浪香。黛瓦新楼连碧落,橙园翠色映红墙。云程已绘三秋景,玉带初通百里乡。最是黎元承雨露,炊烟起处笑声长。”一年来,老干部陈文华随市老摄影家协会党支部多次走访港中坪村,用镜头记录乡村巨变,并创作一首七律,抒发自己的感受。

港中坪村高标准农田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常德后,常德市委老干部局第一时间向全市老干部、老党员们传达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并动员全市1085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以“循足迹、悟思想”为主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引领老干部、老党员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探访河街、港中坪村等地,通过实地考察,用心感受总书记眼中的常德。

在党支部的组织下,老干部、老党员们漫步河街,尽情欣赏常德丝弦的婉转悠扬、船工号子的气势磅礴、麻质画的色彩斑斓,在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中,感受常德非遗在时光中焕发新生。闲步港中坪村,老干部、老党员们聆听万亩稻田机械化作业的轰鸣声,目睹精准施肥无人机翱翔空中,在随风涌动的青色稻浪中,见证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老干部拍摄的河街、港中坪

拍人、拍事、拍风景,写词、写诗、写文章。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各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934次,老干部、老党员们拍摄相关照片近万张,撰写相关诗词、文章百余篇。

“循足迹、悟思想”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不仅让老干部、老党员们深切感受到常德的文化魅力与乡村振兴的显著成果,更进一步增强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效激发了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悟思想,深刻领会总书记指示精神

2024年12月24日,一场主题鲜明、立意深远、语言生动且充满激情的演讲,在湖南省老干部活动中心金秋大礼堂精彩上演。鼎城区老干部杨君武姿态挺拔、从容自信,为全省老干部及老干部工作者代表生动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后,港中坪村在粮食生产、基层治理、基层减负等方面取得的喜人变化。

杨君武在全省“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微宣讲现场交流会上宣讲

一年来,常德市委老干部局紧密结合“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等活动,组织老干部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推出了一系列优质党课。杨君武的微党课《“良策”辅三农 振兴写新篇》便是其中之一,被评为全省优质党课。

老干部杨君武在港中坪村现场宣讲

老干部罗志秋将桃源县种粮先驱李光庆的事迹,整理成微党课《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通过生动的宣讲和感人的事迹,向社会各界传递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老干部罗志秋宣讲现场

老干部王渊渊则以自身经历为引,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身边小事入手,为大家解答“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并精心准备微党课《与时俱进,当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铺路石》,鼓励老干部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类似的微党课,老干部们自发制作了数十堂,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动体现。为表鼓励,常德市委老干部局从中评选出10堂作为优秀“五老”名课,在全市范围内推介。

悟思想,不止一时,更在平时。为引导老干部更好地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常德市委老干部局充分利用新模式新方法,号召全市各级老干部(老年)大学以“循足迹、悟思想”为主题,开展“课前五分钟”思政课活动。市老干部(老年)大学组织校园巡讲团,精心编排《跟随总书记的足迹看常德》示范思政课在全校巡讲,获得师生广泛好评,并通过“思政教育下基层”等活动,将这堂精品思政课送进社区、乡村,覆盖学员、群众数千人。

抓落实,全面践行总书记殷殷嘱托

深情似海,厚望如山。在深学细悟的基础上,常德市委老干部局结合“五老四教”“三湘银智”等工作,健全“银发先锋‘五老’志愿者”资源库,吸纳科技、教育、文化等9大领域银发人才783人,建立市县两级银发人才工作站(室)85个,引导老干部们积极投身文化传承、农业生产、基层治理等工作。

助力文化传承,守正创新传播忙。今年2月2日晚7点半,中央电视台11频道的舞台上,来自津市市老体协霞光艺术团的《常德丝弦:牛肉粉》,以别出心裁的方式,把常德丝弦的婉转悠扬与津市牛肉粉的独特韵味完美融合,两项常德非遗在全国观众面前惊艳亮相,大放异彩。

在澧县,有一座特别的银发人才库,收录澧水船工号子传承人和爱好者15名。在老干部黄苏平的带领下,他们积极投身澧水船工号子的传承和发展,组建老中青结合的艺术团,培养学员百余名,推动澧水船工号子进校园、进社区、进游园,为新时代澧水船工号子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

澧水船工号子在鸳鸯走马楼演出

无论是公益展演、传播推广,还是传承培养、创新发展,在常德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老干部们已成为一股坚实的力量。

助力粮食生产,田间地头授业忙。春去秋来、四季流转,不管是秧苗映水的春耕,还是绿浪滚滚的夏日,或是金黄如潮的秋收,常德各地的田间地头,总能看见老干部们辛勤又朴素的身影。江克平、颜送贵、朱忠学等银发人才深入农村,举办“老带新”经验交流会,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研究开发良种,不遗余力守护粮食安全。颜送贵获评全国“富硒功能农业行业领军人物”,朱忠学开发的多个品种获国家级认可。2024年,江克平更是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老干部们在田间指导

科普种粮政策、传播种粮技巧……老干部们主动当好政策传播的“轻骑兵”和基层实践的“实干家”,用一项项实绩守护着“洞庭粮仓”。

助力基层治理,走村串户调解忙。在常德市武陵区锦都豪苑小区,“江北老干支部”书记舒仁德正与小区居民代表讨论规范小区停车事宜。

“舒书记,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有了电梯,我出门方便多了!”一名坐着轮椅路过的居民看见舒仁德,高兴地打招呼。

锦都豪苑小区是常德市第一批建设的小区,房子老旧、没有电梯、道路坑洼、停车难、冲突多……一度成为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为破解此局,鼎城区商务局40多位退休党员干部异地组成“江北老干支部”进驻小区,动脑筋、探路子、出点子,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开启了小区的蝶变之旅,成为居民心中最值得信赖的“金牌调解员”。

这只是老干部参与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在常德市,像舒仁德这样的老干部不在少数。他们退休后,选择继续用自己的经验和能力,成为社区管理的“活跃分子”,助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津市市退休干部潘津秀更是将党组织关系转到社区,主动担任“三长”,带头创建居民之家的事迹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老干部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退休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另一种服务的开始。他们就像一盏灯,照亮了基层治理的每个角落,为这份基业添砖加瓦,让更多人感受到基层治理的温暖与力量。

春风拂过沅澧大地,常德的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老干部们以坚定的信念和实际行动,书写着常德的新篇章。他们的足迹遍布基层一线,思想深入文化传承,实践融入群众服务,正是这份坚定与担当,推动常德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前行。

责编:刘蓉

一审:刘蓉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