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书写“人才强县”新篇章

吴艺晨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3 19:56:13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吴艺晨

镜头前,返乡青年用直播架起山货出山的“云桥”;实验室里,科研团队破解“保靖黄金茶”的基因密码;手术室内,三甲医院专家为村民带来“家门口”的优质诊疗……

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创新实施“五个全方位”人才战略,将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奋斗者吸引回县,设置人才发展基金,建成56套人才公寓。2024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2名,聘任高质量发展顾问33名,回引151名城市人才返乡创业。

树立大人才观,厚植成长沃土

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聚焦这个要素,保靖县牢固树立大人才观,强化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推出人才工作“进阶版”,坚持投资人与投资物相结合,全方位抓实“1+1+8+6”工作体系,以落实五个“全方位”为目标,推进人才工作破题起势。

保靖县召开2025年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全方位通过激发人、培养人、吸引人、成就人,发展人塑造“保靖人”品牌和凝聚资源;全方位通过学习教育、培训、交流、合作、参与活动、实践锻炼等方式开发人力资源,广泛组织发动群众;全方位引进汇集保靖高质量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及人才团队;全方位建立有效覆盖各领域各层级群众的社会组织体系;全方位培育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新媒体万人军团、构建数字新媒体传播矩阵,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紧盯发展之需,精准引才聚才

今年2月,“迟路湘教授名医工作室”和“黄小洋教授名医工作室”在保靖县人民医院、保靖县中医院相继揭牌,标志着保靖县在引进高端医疗人才、提升基层诊疗能力方面取得新突破。目前,保靖县已建成12个名医工作室,累计服务群众4万人次,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黄小洋教授为患者看诊

保靖县创新引才模式,建立“候鸟型专家”机制,通过“项目合作”“团队引进”等灵活模式,吸引省级医疗团队、产业专家团队入驻,形成“引进一个团队、带动一个学科、培养一批人才”的链式效应。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保靖县设置人才发展基金,建成56套人才公寓,筑巢引凤。2024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2名,聘任高质量发展顾问等33名,回引151名城市人才返乡创业。共建中国生产力学会新质生产力研究院、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成果孵化中心等5个科创联合体,保靖黄金茶、柑橘增糖降酸等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开发人力资源,共筑人才“蓄水池”

“专家追着田坎教,技术送到指尖学。”春耕备耕之际,在保靖田间地头、阡陌田舍,随处可见农技人才忙碌的身影。

保靖县构建系统化人才培训体系,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导师帮带制等方式确保人才量质齐增。定期邀请高质量发展顾问、知名湘商开展“酉水大讲堂”“企业家大讲堂”“田间课堂”等;积极组织干部、人才、企业家走出去调研学习培训,健全完善干部“双向” 挂职锻炼机制;每年系统开展人才培训班不少于24期15000人次。全方位推行导师帮带制,明确县级领导、单位一把手、柔性引进专家、“银龄”人才等为帮带导师,每名导师帮带学员不少于3人。

保靖县民营企业家、返乡创业人员等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开展学习交流

做大数字军团,托举“云端经济”

在“创响新时代 共圆中国梦·保靖县‘五进四回’富民兴村行动暨返乡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中,保靖古酉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丽琴,以十几平方米的仓库变身500多平方米的电商直播基地的精彩故事,赢得众评委的充分肯定,荣获1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

保靖县新媒体人紧跟新时代,勇立潮头,运用新媒体技术让手机变新农具、数据变新农资、直播变新农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保靖古酉溪茶业线上销售保靖农特产品,仅保靖黄金茶一项,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00余万元。

彭丽琴(右)在村厨晒场直播

从迟路湘教授手术室里的无影灯,到彭丽琴直播间里的补光灯;从把论文写在保靖大地上的专家团队,到输送货物到云端的青年创客……保靖正用“五个全方位”的生动实践,把人才工作做到田间地头、云端指尖,诠释着“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深刻内涵。

责编:李璇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