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4 08:11:4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郭威
作为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湖南科技工程技师学院自2014年以来,连续四届助力中国选手斩获世赛金牌,培养出邹彬、梁智滨、陈子烽、伍远州、鲍芳涛等一批享誉国际的“大国工匠”,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连续四届世赛夺金”的集训基地之一。媒体称赞学校为“世赛福地”“冠军摇篮”,获国家人社部高度肯定。其成功密码,源于独具特色的“12443”训练体系、开放共享的赛事平台,以及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
“12443”训练体系:金牌背后的科学支撑
学校独创的“12443”世赛训练体系,以“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为核心理念,将组织与后勤保障、目标与创新意识、系统化训练方法深度融合。通过“四功法”——系统训练法、针对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合作训练法,选手从基础技能到心理素质得到全方位锤炼。同时,学校推动“三提高”成果转化,将世赛标准融入教学与生产,与中建五局共建工作室,实现竞赛与产业无缝对接。这一体系不仅助力选手在世赛舞台上屡创佳绩,更培养出12名世赛专家教练、4名全国劳动模范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为行业输送了近百名高技能人才。
以赛促学:搭建技能交流的“世界舞台”
学校积极承办各级赛事,为学子提供“足不出校”的竞技平台。近年来,先后主办湖南省砌筑项目选拔赛、中澳俄国际交流赛等10余场高水平赛事,吸引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山西建筑技师学院等20余所院校及行业代表参与。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促教”,学校将竞赛标准转化为课堂实训内容,使学生技能水平快速提升。在第一、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学校选手斩获3金2银1铜,金牌数占湖南省总金牌数的75%,彰显了“赛事孵化人才”的显著成效。
冠军“回家”: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
学校注重“冠军反哺”效应,定期邀请世赛金牌得主“回家”传经送宝。邹彬、梁智滨等通过现场示范、经验分享,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注入新生代学子心中。此外,学校与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开展常态化技术交流,组织集训,让选手“睁眼看世界”,吸收国际前沿技艺。这种“传承+创新”的模式,使学校不仅成为技能高地,更成为工匠文化的培育沃土。
迈向未来:锻造新时代大国工匠
从世赛金牌到行业标杆,学校始终以“为国育才”为使命,以“科技引领、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为目标,以“建成办学有特色、学生有向往、员工有幸福、社会有口碑的新质学院”为愿景,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未来,学校将依托“12443”体系,进一步扩大世赛成果辐射效应,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匠心力量”,在新时代书写技能报国的崭新篇章!
在这里,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梦想,每一次锤炼都凝聚着匠心。湖南科技工程技师学院以实力与情怀,正为世界技能舞台输送更多“中国名片”,让工匠精神的旗帜高高飘扬!
责编:张永琼
一审:张永琼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