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6 08:12:10
郴州仰天湖瑶族乡瑞金村,有一座无名红军烈士墓,7名红军战士牺牲后长眠于此。九十年来,老红军高树魁一家,四代人接力守护红军墓,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拄着拐杖年过七旬的高六月老人,在儿孙的搀扶下来到半山腰的这座无名红军墓前,高六月在墓前注视良久,才颤颤巍巍地弯下身子拿出特地准备的7只饭碗。
高六月的父亲高树魁是一名红军战士,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与部队失去联系,只得回了老家。1934年,7名长征途中因伤掉队的红军战士来到村里,高树魁连忙将他们引到家中,可因为叛徒告密,几名红军战士连一口热饭都没吃上就全部壮烈牺牲。
冒着极大的危险,高树魁偷偷将7名牺牲红军合葬在自家后山,这7名烈士年纪最大的37岁,最小的只有19岁,高树魁只知他们是江西瑞金人,却不知姓名。解放后,高树魁落实了失散红军的身份,每年都享受优抚待遇,政府也为无名烈士重修墓地,建起纪念石碑,高树魁依然坚守在这里,挖沟除草、清理上山道路,为无名烈士守墓,每到清明他也会带上全家人过来扫墓。
“我问他你怎么扫墓就哭,他说他们牺牲了生命换来了国家平安,他们牺牲在这里,有家不能归,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多么伤心。”北湖区仰天湖瑶族乡瑞金村村民高六月说。
2001年,高树魁弥留之际再三叮嘱家人,一定要世世代代为红军扫墓,后辈们也遵照他的遗愿,一直为烈士墓守墓至今。2016年,为了告慰祖籍瑞金的7位红军烈士,全村共同商议将村子的名字改为瑞金村,让烈士回家。
“因为他们长眠在此,让我们牺牲了7名红军烈士能够回到家乡一样,全村的村民都是我们7名红军烈士的亲人,我们都是他们的后人。”北湖区仰天湖瑶族乡瑞金村党支部书记黄锦说。
如今,高家三代人已为红军守墓九十年,受到他们一家人的精神鼓舞,当地村民学生每年都会自发来到无名烈士墓前献花悼念,高树魁的孙子黄高凯当起了义务讲解员,把自家的房屋重新粉刷,打造红色文化陈列馆,希望通过宣传讲解让更多的人记住这段历史,把红军的优良传统传颂下去。
责编:张思齐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