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祭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6 16:47:12

谭伟平

做了一个与清明节有关的梦:娭毑在天国微笑地看着我,那清秀和善的面容,将她生前的慈祥,雕刻般浮现在我眼前。她在没有我的地方关注着我,我在没有她的地方回忆着她。

我从小就随长沙人称谓,将祖母叫做“娭毑”。屈指一勾,娭毑已仙逝42年了,每年清明挂清,我都要驱车2小时回老家,在她老人家的坟墓前,点上三炷红香,燃起两堆钱纸,炸响几盘鞭炮与浏阳产的冲天雷。随着香炷纸钱燃烧,青烟袅袅,常将我带入对她老人家的思念之中……

我的生母因患肺结核,当我两岁的时候,就撒手人间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便只有与娭毑相依为命的印象,它不会随着时间而流逝。相反,越往后越清晰。她是我的祖母,但更像我的母亲,还是我的启蒙老师。

娭毑虽是老派人,裏小脚,穿青衣,但识文断字,熟读古书,如《封神榜》《包公案》《三侠五义》《聊斋志异》等,包括一些民间传说,如七仙女下凡、田螺姑娘等等。冬天,家人坐在火箱里,娭毑讲鬼怪狐仙的故事,很吸引人,我又爱听又怕听,讲到紧要处,年幼的我浑身颤抖,心里害怕几近痉挛,直往娭毑怀里钻,仿佛晚一点,就要被鬼怪抓走,或者是被摄取了三魂七魄,只剩下一个无法逃避的躯壳。那恐怖的场景,令人不寒而栗。我的民间传说知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取的。并且逐渐锻炼了我的胆量,让我明白:鬼怪有时候也并不那么可怕。

娭毑不仅会讲故事,还从小就让我猜字谜,什么“猛张飞力大如山,关云长开口不怕,赵子龙眉清目秀,诸葛亮会算八卦”,这是我的母姓,我便因字谜而牢记心底。还有:“一点一横长,二字口四方,我从西边过,听见枣(早)子响。”这是我的父姓,是与血脉相连的符号,刻在宗庙里,写在家谱上,融化在血液中。民族传统的基因,就是这样潜移默化植入了我的内心。许多年以后,我当了老师,具备了一些教育理念后,我才醒悟到,这就是智力开发教育,而且是没有知识教育㾗迹的智力开发,一如人们所熟知的辛弃疾那首词所说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回首往事,我的幼儿“学前教育”,就蕴涵在其中。虽然生活条件清苦,远不及现代幼儿教育的豪华、丰富与多样,但精神力量的汲取与滋养,却一点也不缺失。每每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对此充满了依恋与幸福,如影相随到如今。

当然,童年也有一些印象深刻的恐惧与害怕,也深深地嵌入在我的脑海里。

我少年以前所居住的院落,是县城里一个盐库改成的院落,四周围着高高的窨子墙,两扇乌黑的大门一关,让院落里十来户人家安全感满满。院门外有十多级宽大的台阶,都是红岩石砌筑的。走下几米高的台阶,就能看到溆水河的码头,码头两边全是临河的吊脚楼,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河水中,鱼儿穿梭往来,构成了岁月静好的湘西风景。儿时的我对钓鱼兴趣浓厚,可惜囊中羞涩,有时就自制鱼竿钓钩,一天到晚巡回彷徨在沿河的吊脚楼下,沉溺在钓鱼的喜乐之中。有一天晚上,深夜才归来,想起要经过的巷道旁,置放着几口漆黑的棺材,心里就“呯呯”直打鼓。当我以飞快的速度,麻着胆子冲过那个“关口”,越过高高的台阶,想尽快直闯大门里,却不料大门紧闭,擂得山响,也无人理睬。我恐惧加害怕,瘫倒在大门外尖声大哭。哭声中娭毑才打开大门,一把抢过我的鱼竿,将鱼竿折断后,抽打着我的身子与屁股,一边打,一边大声呵斥:“看你还回不回来!看你还疯不疯!”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挨娭毑疾言厉色的打骂,终生难忘,也成了我童年的疤㾗,刻骨而铭心。它让我记住了:做任何事都要有度。

我理解“相依为命”这个词,也是与娭毑的相处中,深深体会到的。长大后,多次听父亲与长辈们说,没有娭毑调制的米糊糊,就没有我现在健硕的身体素质。因为母亲患肺结核病,身体差,没有奶水,打小我就是在娭毑调好的米糊糊喂养中,在娭毑“毛毛听话毛毛乖”的摇篮曲中,逐渐长大的。

我不知道古时候的大家闺秀,除了吟诗作对联、棋琴书画之外,还有什么业余爱好?或者是小家碧玉,在穿针引线,绣龙画凤之外,还会有哪些娱乐?但我知道,除了看书讲故事,娭毑的爱好与娱乐,就是打字牌(俗称跑胡子)。因为我为娭毑打字牌当过暗哨。

那是20世纪六十年代,打牌是被视为赌博而严禁。每次娭毑与牌友约好,就会带着年少的我,走过铮亮的青石板小巷,来到一座楼阁上,闭门关户,偷偷娱乐起来。这时候,娭毑叫我在楼下一边玩耍,一边承担放哨的任务,如有可疑的人靠近,就咳嗽为号,提醒她们警觉意外情况。好在从没有发生过意外。每次娱乐结束后,娭毑都要给我“奖赏”一根棒棒糖,或者是夏天的冰棍。我懵懵懂懂觉得自己能为娭毑做些事,感到非常高兴,何况还能得到奖赏,更是值得骄傲的事。

20世纪七十年代,在我们全家下放回农村老家,度过了一段生活极为困苦的年月。娭毑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有人请她吃饭,有时将别人夹到她碗里的肉,悄悄地用小手帕包着,揣进衣兜里,带给我吃。那一、二块油汪汪的腊肉,对于饥馑之人,该是怎样的诱惑?有过此经历的人,印象当是深刻的。

从我记事开始,我就一直与娭毑睡觉。小时候,娭毑夏天为我扇蚊子放蚊帐,冬天为我暖脚捂被子;我长大了,娭毑老了,夏天我为娭毑扇蚊子放蚊帐,冬天我为娭毑暖脚捂被子。我对“相濡以沫”这个成语的深刻体会,也源自于此。

1983年夏,我大学毕业分配在高校当老师,正当我计划要拿第一个月的工资,好好孝敬娭毑时,却传来噩耗:在一个傍晚时分,累了睡在床上的娭毑,无疾而终。我匆匆赶回老家,只见到像睡熟了一般安详躺在床上的娭毑,仍然是那样慈眉善目,仍然是那样气闲神定,仿佛她来这个世上,是为了看着我能够独立生活了,她就可以放心离开了这个世界!

有人说:世上最宝贵的是生命;也有人说,世上最值得珍惜的是自由;还有人说,世上最珍贵的是亲情。

娭毑,我生命的保护神,我自由的见证者,我亲情的传承人。您的期盼,就是我生命的动力源;年年的清明节,就是我向您老人家的汇报日。

责编:刘瀚潞

一审:刘瀚潞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