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育殡葬人才 让无主生命绽放人文温度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7 11:19:12

——长沙民政职院陵园服务与管理专业携手上海滨海古园开展清明公益实践

近日,上海滨海古园爱心苑内柳枝轻拂,哀思绵长。由滨海古园举办,长沙民政职院殡仪学院陵园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参与的“思系园中柳,爱映三春花”清明爱心祭活动在此温情启幕。该校10名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公益祭扫,在传统习俗与现代公益的交织中,开启了一堂生动的行业实践课,也为校企协同育人写下鲜活注脚。

作为全国殡葬行业人才培养的标杆院校,长沙民政职业职院殡仪学院始终聚焦行业需求,深化校企合作。此次实习是该校与滨海古园共建“人文殡葬实践基地”后的首次清明专项实践。学生们在古园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插柳仪式策划、祭台布置、祭文撰写及礼仪服务,将《陵园现代礼仪》《陵园管理》等课程中的理论转化为真实场景中的职业能力。

殡葬服务的核心是对生命的尊重,而无主逝者的祭扫更能检验学生的职业素养。长沙民政职院殡仪学院与滨海古园校企合作双方通过“课程共建、师资共培、项目共研”模式,将清明高峰期的特殊服务需求转化为实践教学模块,让学生在直面行业痛点中培养同理心与责任感。

活动现场,学生们手持柳枝,轻轻系上写满祝福的黄丝带,为安葬于爱心苑的孤寡老人与早夭婴孩献上哀思。这一延续12年的公益祭扫传统,既是对《淮南子》“树以杨柳”古礼的活化,更被赋予了“生命延续”的当代意义。参与学生代梦烁感慨:“当我在无名墓碑前插下柳枝时,突然理解了课本里‘生命文化传播者’的真正含义——即便无人祭奠,也应被温柔以待。”

滨海古园负责人介绍,校企合作不仅为公益活动注入青春力量,更推动了服务创新。今年首次引入“数字纪念墙”,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逝者生平简介,让无名者重获社会记忆。“院校的学术资源与企业的场景化经验结合,正在催生更多人文殡葬新范式。”

此次实践是校企协同育人的缩影。据悉,双方已联合开发《殡葬服务礼仪》等特色课程,并将“无主逝者档案整理”“生态葬式设计”等真实项目纳入毕业设计选题。古园资深礼仪师担任企业导师,院校教师则参与企业服务标准制定,形成“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良性循环。

“00后志愿者的加入,让行业看见新生代的力量。”活动志愿者领队表示,学生通过新媒体记录服务过程,以年轻视角传播殡葬从业者的温情故事,既破除了社会偏见,也提升了职业认同感。未来,双方计划拓展“订单班”培养、共建行业培训中心,为应对老龄化社会殡葬服务需求储备高素质人才。

当清明细雨浸润新柳,这场跨越湘沪的校企合作实践,不仅让无主生命在春日重获尊严,更在产教深度融合中探索出一条殡葬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从课堂到墓园,从理论到实践,长沙民政职院与滨海古园正携手书写着“生命教育”的深刻答卷——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亦是对未来行业的庄严承诺。

(周维)

责编:张芷瑜

一审:张芷瑜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