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7 13:54:57
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素有“岩壁芭蕾”之称……新学期伊始,长沙理工大学的攀岩课再次火爆开课。课堂上,学生既能体验身处高空的感觉,锻造一颗勇敢的心,还能收获不少团队协作和专业学习经验。
“将主绳对折,从正面向上穿过下降保护器,接着拿出铁锁挂钩挂上刚刚穿过的绳子和保护器钢丝绳。绳尾端正确打好防脱结,根据绳结预留的长度最少缠绕2圈,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紧。”云塘校区的攀岩场背后,任课老师韦世海正仔细向学生做示范讲解。稍后,他将带领学生顺着楼梯爬上高达20米的攀岩场。
看起在保护绳上可以自由滑动的“抓结”,在关键时刻是如何发挥保护作用的?面对同学们的疑问,韦世海身体力行进行示范,忽的模拟失去重心下坠脱离楼梯。就在此时,抓结受到外力猛地绷紧,牢牢地在保护绳上“锁”住了。小小的抓结,让韦世海安全地“吊”在了一根保护绳上,刺激程度引得在地面观望的同学们惊呼,也理解了抓结在攀爬过程中的作用和原理。
“抓结是高空下坠中的制动安全备份,被称为‘第三只手’,因此每次学生实操中打绳结时,我都会要求他们仔细检查,同时为确保安全,我还会再检查一遍。”韦世海说。
▲韦世海老师给学生做讲解。(陈江楠 摄)
攀岩只是勇敢者的游戏吗?其实不然。据韦世海介绍,很多同学在选择这门课前都存在恐高心理,通过课程学习的循序渐进,大部分同学都逐渐克服对高度的畏惧,培养了直面困难的勇气,增强了自信心。“攀岩课程实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助力更多人成为‘勇者’。”韦世海说。
攀岩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运动,“团队协作”同样是课程的关键词。攀岩课上,韦世海会让学生两两组队,在攀爬前的准备阶段,互相检查装备是否穿戴正确、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攀爬过程中,熟练掌握保护的操作流程,在保护环节紧密配合,保障攀爬者的安全。土木学院本科生张鸣说:“通过两人结组攀岩,我和搭档在课下也成为了好哥们。”
▲同伴相互检查安全措施。(易爽 摄)
“攀岩课很新奇,是从未有过的体验。”“高空攀爬太酷了,没有人能拒绝这么有意思的课程。”对同学们来说,攀岩课是挑战自我的舞台。通过一学期的课程,能学到攀岩的基本技术,比如正确的攀爬姿势、正确的手脚发力方式等,还能学习绳索的正确使用和安全保护技术,具备初步的攀岩运动能力。
▲顺利攀上岩壁。(易爽 摄)
课程紧密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如常用绳结打法、装备穿戴以及高空作业自我保护等技能学习,对于交通、建筑、电力、桥梁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而言能够转化为专业优势,有利于适应专业的多种实习和工作场景。同时,课程中的八字结、渔人结、双套结、蝴蝶结、绳尾结等绳结,不仅能融入相关专业领域操作中,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同样展现出极强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作为湖南省首个开设攀岩课的高校,2019年暑期,长沙理工大学在云塘校区建成了湖南高校第一个攀岩基地,建有一个高达18米的标准人工攀岩场,含2条速度道和3条难度道,安装了各类岩点、绳降平台,配备了安全绳、头盔等常用攀岩安全装备,推动了学校体育教学多元化发展。自2019年开设之初,攀岩课年年“爆火”,好评如潮。
同时,课程紧密结合学校专业特色。诸如常用绳结打法、装备穿戴以及高空作业自我保护等技能学习,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而言能够转化为专业优势,“比如交通、建筑、电力、桥梁等,学生课上所学的攀岩技术适用于专业的多种实习和工作场景。”同时,课程中学会的8字结、渔人结、双套结、蝴蝶结、绳尾结等多种绳结,不仅能融入相关专业领域操作中,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同样展现出极强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课后合影。(喻紫晴 摄)
作为长沙理工大学攀岩课的核心任课老师,韦世海已接触攀岩二十余年,开展攀岩教学六年。他期望,攀岩课能成为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的起点,引导学生积极享受运动乐趣,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唐海萍 龙骧)
责编:刘宇慧
一审:刘宇慧
二审:何尚武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