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17:47:37
文|肖亦翅
不久前,刘向阳老师送了一本他新近出版的由曾主编《小小说选刊》和《百花园》二十余载的杨晓敏老师作序的小说集《送爸妈一支玫瑰》给我。我翻开一看,马上就被迷住了,不觉一口气读了下去,直到读完最后一页,还禁不住掩卷而思。
这部小说集,就像封面上所标注的“微阅读”一样,里面除了少数闪小说以外,其他基本上都是小小说。篇幅很短,往往几分钟就可以读完一篇。读完一篇很快,但要理解一篇却很慢,作者惜墨如金,需要慢慢咀嚼、品味,方能了其要旨。正所谓尺幅之地,掀起波澜。只有领略了这波澜,方可说领略了作品的精华。
这部小说集,按其内容,分为“乡村振兴”“乡土情怀”“城市一瞥”“尘世漂泊”“成长视角”“警营文苑”等六个部分。就像贾平凹写秦岭和商州、迟子建写雪野北国、毕飞宇写江淮水乡、莫言写高密一样,刘向阳这小说中的大部分作品,内容都集中在湖南湘乡的一个叫画岭的村子里。画岭的人,画岭的事,远至红军战士的英勇奋战,近至干部群众的振兴乡村,或是走在异地他乡拼搏创业的打工仔……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点点滴滴,只要和画岭有关,都信手拈来,涉笔成趣,组成了一幅中国乡村的风俗画,一个五光十色、绚丽无比的万花筒。
陶铸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叫作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画岭村虽然微小,但它却是我们整个中华大地上的一个缩影,发生在画岭村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在我们整个中华大地上到处都在上演。所以,从一个画岭村里各种各样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了解到中华大地上广大农村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了解到广大农民的所思所想,所喜所乐。
在这本集子里,作者选材构思成篇,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不拘一格,非常灵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比如说,有些人物,由于年纪相近,经历相近,具有相同的特点,便把他们组合起来,每个人一小篇,组合成一个较大一点的篇幅,如同拼盘一般。如《爷们五题》《画岭细伢子》《乡村爱情》等;有的人物,发生了好几个故事,便让这几个故事独立成篇,各不相关,就如同一个人生的几颗珍珠,如《写照》《默》《马良学画》《最后一次行骗》《马良架线》,这一组是专写一个叫马良的孩子的,《羞答答的玫瑰》《蟑螂》《幸运草》,这一组是专写一个在外打工的福根的;还有就是把同一个故事里的两个人物分别写成两个独立的故事,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展现出他们在同一个故事里的不同风采,使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形成一个立体式的人物群像,如《潮音》和《解药》等。
由于篇幅的原因,作者不可能对他笔下的人物、环境等做各方面的、详细的、深入地描写的,往往是三言两语、寥寥数笔,白描似的点其精要。如:“‘蝴蝶’长发飘飘,巧笑倩兮,裙裾飞扬”,(《功夫》)一个美丽活泼的女孩子便活脱脱跃然纸上;“村口一棵苍老遒劲的槐树,破败不堪的房子藠头般挨挤排列着,墙壁上涂上了巨大的‘拆’字”,(《春天的味道》)寥寥数语,村口苍劲破败的景象便映入眼帘;“美化,修饰,打印,剪裁”(《写照》)一连串的动作,几个字,一气呵成。
当然,需要和作者商榷的是,集中部分小说有散文化现象,这样一来,小说的故事性就弱了。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就是故事情节。在小说中,故事情节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在进行小说创作的时候,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而人物形象则是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凸显出来的。故事情节一般都要求起承转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转”。在经过层层推进之后突然一转,把故事推向高潮,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样就更加精彩了。
这部小说集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送爸妈一支玫瑰》。玫瑰有火一般艳丽、耀目,既能装点山川大地,又能叫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爸妈”既可以理解为父母亲,又可以理解为我们的祖国,那么,这本集子就是送给祖国的一朵玫瑰了。在我们祖国正在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振兴乡村的时候,送上这么一朵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的玫瑰,实在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在我们向作者送上祝福的时候,也祝愿作者能够培植出更多更美的“玫瑰”来。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