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湖南,赋能现代农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7 15:47:40

在2025年度“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中,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参赛团队连创佳绩,在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花艺、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动物疾病检疫检验等39个高职赛项中荣获7个一等奖、14个二等奖、27个三等奖。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获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赛项一等奖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湖南省内办学历史最长、专业门类最全、学生规模最大的农业类高职院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湖南省委推进“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及省委“两优”工作要求,聚焦聚力省内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了“校地协作、产教融合、双向互促”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该校在第一轮国家“双高”终期考核绩效评价中获评“优秀”等级。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为初心使命,立足农业职业教育特色,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在产业帮扶、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等领域持续深耕,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党建引领,构建乡村振兴“动力引擎”

该校始终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校参与”的工作体系,成立由党委书记任团长的“湘才乡连”湘西服务团、武陵山片区涉农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服务团,统筹15名科技特派员、10名“三区”科技人才、7名“头雁”导师等力量,形成全员参与的帮扶格局。2024年专项预算120万元支持驻村帮扶,该校领导多次赴定点帮扶村——湘西州泸溪县三角潭村调研指导,推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项目落地,助力该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学校“湘才乡连”特聘专家湘西服务团在张家界市开展技术指导工作

产业赋能,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该校立足三角潭村资源禀赋,规划“一园两基地”产业蓝图,打造乡村振兴“造血”工程。2024年4月村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厂投入运营,通过“产业大户+村集体+农户”模式,实现黄精、黄柏等中药材加工及油菜籽深加工,预计年集体经济纯收益达8万元;开辟102亩“稻鱼共生、稻油轮作”基地,融合稻花鱼养殖与优质水稻种植,预计纯收益10万元。同时,该校通过消费帮扶采购农产品超244万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此外,工作队强化村集体经济监管,推动财务公示、村权监督月例会等制度,2024年村支部获评“洗溪镇先进基层党组织”。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毛祥成带队在三角潭村调研交流

人才培养,打造乡村振兴“智力粮仓”

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该校聚焦“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人才培养,构建“校地协作、产教融合、双向互促”模式。自2019年起开设动物医学、园艺技术等农技特岗专业,累计培养近1000名特岗人才,目前在校162名学员将成为基层农技骨干。2024年该校承办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等培训项目,累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高素质农民、乡村治理人才等3000余人次,编写《养鸡技术手册》《农产品电商技术服务手册》等7000余册实用手册免费发放,相关案例获湖南省“乡村振兴你我同行”短视频一等奖。

湖南生物机电职院承办全省水稻规模种植效益提升现场观摩与培训会合影

科技服务,搭建惠农助农“连心桥”

该校发挥专业优势,组建10个校级服务分团,针对265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品种改良等服务,全年培训1800余人次。在隆回县羊古坳镇打造再生稻高产示范田,2024年再生季亩产582.8公斤,周年亩产1384.9公斤,刷新湖南纪录,带动全县推广10万余亩。此外,该校推进“黄改黑”道路提质、太阳能路灯安装、山塘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开展防返贫监测,为338名脱贫户申请务工补贴,助力28名学生获 “雨露计划”资助,筑牢民生保障网。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再生稻高产示范田开展再生稻测产

从田间地头到产业车间,从人才培养到科技赋能,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正以实际行动践行职教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书写着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葛玲瑞 易思彤)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