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省消保委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2.97万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8 10:50:28

4月8日,省消保委发布的一季度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显示,全省消保委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461件,解决8541件,投诉解决率81.6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42.97万元。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56件,加倍赔偿金额11.70万元。

数据显示,在具体商品投诉中,食品投诉量为1711件,占据榜首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从服务类投诉中的具体数据来看,培训服务、移动电话服务的投诉增长较大,分别增长143.33%和71.76%。

这些位居投诉量前十

一季度,全省消保委组织受理商品类投诉6949件,占投诉总量的66.43%;服务类投诉为3272件,占投诉总量的31.28%;其他商品和服务类投诉为240件,占投诉总量的2.29%。

在具体商品投诉中,第一季度投诉量居前十位的是:食品、服装、首饰、儿童用品、通讯类产品、鞋、化妆品、家具、视听产品、装修建材。

与去年同期相比,除视听产品投诉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尤其是家具、化妆品和通讯类产品,分别上涨91.75%、85.34%、80.99%。

培训服务投诉增长快

2月21日,李先生报名了某电商陪跑班,开课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宣传不一致,老师不会主动跟进课程进度,且回复问题效率低。消费者想要退款遭拒绝。

这并非孤例。根据统计,一季度,共受理培训服务类投诉219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29件。主要反映问题有虚假宣传、霸王条款以及机构跑路和合同纠纷,如“保过”“快速提分”“不过可退款”等承诺未能兑现;宣传“名师授课”,但实际师资不符或频繁更换老师。

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应注意核查其师资力量、是否具有合法资质以及是否被行政机关列入黑名单;避免大额预付费,谨防“跑路”风险;拒绝“消费贷”“分期贷款”陷阱;警惕“低价引流”和虚假承诺;签订合同时要仔细阅读条款,避免“霸王条款”,明确退费细则。

移动电话服务投诉有所增加

消费者李先生在某商场停车缴费时,扫缴费二维码后出现一个5元优惠,因后面车辆催鸣,李先生匆匆点了优惠,缴费离场。数月后,李先生发现手机费每月多扣15元,经了解才知道点击优惠时误订购了某项增值业务。

据统计,一季度,共受理移动电话服务投诉146件,比去年同期增加61件,主要反映的问题有增值业务隐形扣费不明、携号转网障碍、信号覆盖问题。

省消保委提示,消费者要定期查询手机账单,及时关闭非必要增值业务;需要携号转网时,提前查询是否符合转网条件,如遇阻挠可向有关部门投诉;若信号覆盖与网速宣传不符,可要求运营商提供本地网络覆盖实测数据;若与宣传严重不符,在有相关证据的前提下可要求减免费用或解除合约。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 通讯员 许英

责编:李成辉

一审:李成辉

二审:王亚奇

三审:邹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