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8 10:41:08
近日,宁乡的陈珊珊和刘丹向记者反映,他们在购买二手车申请车贷时,被平安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员多借贷5000元,为此需要多还款近万元。4月3日,记者来到宁乡汇俊二手车行对此进行调查。
陈珊珊告诉记者,2023年1月2日,她以6.6万元价格在汇俊二手车行购买一台二手小汽车,首付1.6万元,需要贷款5万元,车行老板找来自称是平安融资公司的钟剑。经过一番计算,钟剑说要贷5.5万元银行才能放款,共分36期偿还,前24期1984.97元/月,后12期会将这5000元减掉,还款也会减至1069元/月。当时,先签了份纸质合同,随后,业务员声称还要签份电子合同,就拿着陈珊珊的手机操作,并给她刷了脸,但是纸质合同并没给她。
“今年是第三年,贷款时说好的减至每月还1069元,可在今年1月我收到还款短信还是1984.97元。我问钟剑,他承认多贷了5000元,要我放心,财务会调整,但两个月过去了,还款数额并未改变。”陈珊珊向记者吐苦水:“我多次追问业务员钟剑,他声称在加急办理,在我催急了后给了我一个所谓的财务电话,但打过去,对方说系统在升级,如果改不了,我要多支付近万元。”陈珊珊从手机里调出电子“售后回租赁合同”,记者看到合同甲方为“平安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合同显示协议价款为55000元,租金总额71458.92元,租赁期限36期,每期付款1984.97元。陈珊珊指着电子合同的签名说,乙方签名并不是她签的。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刘丹身上。他贷款5.5万元,钟剑却给他贷6万元,承诺前两年还2160元/月,第三年还1600元/月。今年是第三年,可还款数额并没有变化。他找到业务员钟剑,钟剑一直声称在处理。后刘丹提出要去其公司找他,他微信回复公司地址“长沙岳麓区梅溪湖街道览秀城一楼中国平安”,可是现今再联系他,却不接听电话。
车行老板告诉记者,二手车贷都是签这种融资租赁合同,当时自称是平安融资公司的钟剑和刘亮两人上门来推销,可以帮助贷款,利息比正常的略低一点,于是就推荐给了买车的车主,合同都是他们自己谈。“此事受影响的不止他俩,当时共有11人在这2人手上办理了贷款,现在面临同样的麻烦。”车行老板说,车行只收到银行支付过来的买车人应付车款,陈珊珊5万元,刘丹5.5万元,并没有多收一分钱。
这5000元究竟进了谁的腰包?记者拨打钟剑电话,无人接听。随即,记者来到钟剑所说的公司地址,走访了览秀城附近,只有金茂府一楼有个平安银行,可工作人员声称这里是银行,并没有此类放贷业务。记者试图联系平安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拨打网上查询的多个电话,可都打不通,又尝试联系电子客服4006117700,却只能输入身份证号码查询名下的贷款信息。
湖南海天律师事务所的李春光律师提醒:消费者在签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内容,对于业务员口头承诺不轻信,或者要求加入合同条款中。另外,如果根据双方的沟通记录,消费者有理由相信业务员代表公司,且有录音或聊天记录证明业务员确实代表公司做了承诺,先多贷然后还贷时再减少或退还多贷部分,而实际上消费者又并没有实际获得多贷的部分,那么可以认定业务员的行为为表见代理行为,相关承诺对公司也具有约束力。也可能构成消费欺诈,消费者可以根据《民法典》,起诉要求撤销合同或变更还款金额;还可以主张超额还款部分构成不当得利,要求返还。但贷款人一定要保留好证据,比如合同副本、还款记录、与业务员的沟通记录等,可以通过协商、投诉到消协或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此外,还可向金融监管局举报融资公司的违规行为。
刘丹表示,已向上海金融监督部门反映此情况,对方表示会进行调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燕
责编:田燕
一审:田燕
二审:王亚奇
三审:邹仪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