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8 11:58:3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李治
3月31日上午,长沙市召开市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暨城市运行安全常态隐患查整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前期,全市上下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安全强基固本攻坚,实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长沙市正科学研判当前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及防汛备汛等方面的形势,进一步锚定目标,动员部署,狠抓落实,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长沙市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核心理念,聚焦城市运行安全重点领域,创新工作机制,深化专项整治,构建全民参与格局,走出了一条城市运行安全管理新路子。
机制创新+科技助力:全周期闭环管理
安全管理,机制先行。2023年7月以来,长沙市构建了“查整分离、逐月销号、联合督办”的隐患查整机制,将十大重点领域纳入常态化监管:从消防安全到桥梁隧道,从城市内涝到高危生产企业,每个领域都有明确的责任清单。
长沙市直部门负责排查隐患、形成整改任务,属地政府限期落实,市安委办与市政府督查室联合督办,形成“排查—交办—整改—销号”的全链条闭环。
这一机制的高效运转离不开多级调度体系。市政府每季度召开安委会全会,分管市领导每月专题调度,区县负责人每周跟进,层层压实责任。
创新机制的同时,长沙将信息化、智能化与城市安全深度融合,推动各领域、各环节防控关口前移。利用无人机遥感发现房屋违建隐患,组织基层利用手机移动端全面摸底,迄今已排查自建房110万余栋。目前,全市排查合法合规性、结构安全隐患房屋已全部整治销号,做到“危房不住人、经营不带险”。
卫星查整对比图
重点突破+全域织网:打造全国安全样板商圈
作为长沙城市名片,五一商圈日均客流量超50万人次。如何保障“烟火气”与“安全感”并存?长沙市以“四强五清六化”思路,向打造全国示范平安商圈努力。
“四强”筑牢安全屏障。强消防:商圈内设4个执勤点、67个消防器材箱,89家重点单位完成消防升级,整改隐患2783处;强治安:30名公安民警常驻商圈,升级“135”快反平台,确保突发事件1分钟响应;强应急:投入110万元增设智能交通设施,节假日单日部署超700人值守;强市监:严把商户准入关,整治无证经营场所162家,规范市场秩序。
“五清”扫除风险盲区。从房屋安全到燃气用电,五一商圈开展全方位清理。拆除违章建筑8696平方米,完成228家餐饮门店“气改电”,整治用电隐患点位136处。
“六化”提升治理效能,智慧化是最大亮点。五一商圈构建“1+2+3+N”指挥体系,通过1个指挥中心、N个快速响应模型,实时监控人流、交通、消防等数据。一旦系统预警五一商圈游客超容,长沙将立即启动限流预案,将踩踏事故等防患于未然。
目前,预警系统已应用在橘子洲等景区。据悉,长沙将把五一商圈经验逐步复制到梅溪湖、红星等所有重点商圈,形成全域安全网络。
专业守护+全民共治: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进入4月,防汛成为安全领域的重点工作。在望城经济开发区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园,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工程救援长沙基地正积极备战。
“近期,我们对所属39台备勤装备进行了维护保养,完善了各类抢险方案预案,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快速反应,安全处置!我们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一流的装备,有信心保护好长沙乃至全省人民的安全!”基地负责人介绍。
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工程救援长沙基地现有装备54台(套),其中国债及安全生产新配发装备48台(套),涉及通信指挥、工程机械、船舶舟艇、排水救援、侦测搜寻、应急保障等相关专业。目前一支40人的救援队伍夙夜在公,24小时值班值守,积极共享应急管理数据。
长沙培育了50余支社会救援队伍,定期开展高层火灾、防汛等演练。
去年汛期,中国安能在洞庭湖团洲垸保卫战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除了倚重中国安能集团、蓝天救援队等专业力量,长沙还积极发动全民参与安全共建。利用应急云广播、户外电子屏等阵地,普及燃气、消防、交通安全知识。2024年,全市开展宣传活动3248场次,发放宣传册超百万份。
推广“安全生产举报系统”,市民通过12345热线、扫码举报等方式参与监督。2023年以来,接报隐患6574件,发放奖励100万元,有效破解“隐蔽角落”隐患。
长沙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将深化科技赋能,通过升级城市运行安全管理系统,实现隐患“智能识别、自动派单”,打通气象、交通、公安等部门数据壁垒,提升极端天气预警能力,深入推动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
从机制创新到科技赋能,从重点突破到全民参与,长沙以系统思维破解城市安全难题,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这座“网红之城”正用实际行动证明:守护安全,就是守护城市的生命力。
责编:李治
一审:封豪
二审:黄婷婷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