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第三中学:破学科之界,研融合之道

  科教新报   2025-04-08 17:46:05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许霞)近日,由衡阳市铁一中学举办的 “融学科.创未来”——衡阳市铁一教育集团跨学科融合创新课堂实践探索活动,衡阳市第三中学青年教师文章鹏和王碧带领学生探究《视界的密码》,课程以物理和生物学科的深度融合而惊艳全场,以“跨界共生”的教学理念获得与会专家高度评价,充分展现了该校集体教研的强大力量与青年教师的卓越风采。

《视界的密码》一课,以眼晴和眼镜内容为基础,巧妙地将物理学科的透镜成像规律与生物学科的眼球结构知识紧密融合。课堂上,他们配合默契,学科知识在真实情境中自然流淌,毫无生硬拼凑之感。学生们先通过观察生物模型,深入了解眼球中角膜、晶状体等结构;紧接着师生借助操作实验,利用透镜、光屏探究成像规律,理解人类视觉形成的奥秘;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最后通过视频演示“飞秒”治近视眼手术,再用豆包软件回答学生对治眼手术的疑问和困惑。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让抽象知识变得生动易懂,更激发了学生对未来科技世界的探索热情。

这一创新的课程设计并非偶然,而是团队协作的结晶。负责授课的青年教师文章鹏和王碧回忆,从课程构思之初,就遭遇诸多难题,比如如何精准把握学科知识的衔接点、怎样设计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知识关联等。关键时刻,学校的集体教研机制发挥重大作用。

衡阳市第三中学党总支书记肖文胜和校长胡春辉非常重视并高度关注此项活动,每一次研讨和磨课,他们现场观摩,不仅给出建设性意见,还鼓励两位老师大胆创新,在各自学科领域沉潜深挖。学科组内经验丰富的教师们纷纷出谋划策,生物组副校长吴伟生和主任吴良明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详细讲解眼球生理结构的重难点,帮助王碧教师找准知识切入点;物理组副校长周丞、刘华和主席康红荣无私地分享多年教学积累的实验技巧,指导文章鹏老师如何优化透镜成像实验步骤,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探究等。其他学科教师也纷纷从信息技术的运用、学科融合时语言如何自然过渡、板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

多次的集体研讨、反复的磨课试讲,这堂跨学科课程历时两周逐渐成型。课后,两位授课老师感慨道:“没有集体教研的帮助,很难想象我们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这样复杂的课程设计,每一次讨论都是一次成长的契机。”

此次比赛是青年教师成长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在课堂实践活动中,两位老师精细雕琢教学环节、打磨锤炼课堂言语,不仅解决了教学难题,更快速掌握了跨学科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实现了专业能力的飞跃。王碧老师走上讲台不到一年,通过参与这次跨学科教学实践,对复杂知识的整合不再迷茫,对课程设计和优化更胸有成竹。文章鹏老师也在团队的帮助下,学会如何从不同学科视角设计教学活动,课堂驾驭能力显著增强。他们的成长,是我校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推行集体教研的硕果。

衡阳市第三中学一直致力于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通过集体教研、师徒结对等多种方式,助力他们快速成长。此次跨学科融合教学比赛初露头角,证明了这一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集体教研,鼓励更多青年教师进行跨学科融合创新,为教育事业注入更新的活力。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刘芬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