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新知|医生为什么“怕”糖友

    2025-04-08 18:31:01

无论是外科、心内科、神内科、眼科、肾内科还是重症科等,当医生遇到重度糖尿病或伴有多种并发症的糖友时,不免感到头疼甚至“怕”,因为这将大大提升治疗难度。

“治疗像在雷区行走”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肾病内科主任医师李青以自己的治疗领域举例,透析对于普通尿毒症患者来说是稳定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这里却充满未知的风险与挑战。比如,血透需要在胳膊上建立动静脉瘘作为血管通路。普通患者的瘘管一般可用几年甚至更久,但糖友的血管条件差,瘘管2至3年就会堵塞,要不停更换位置造瘘。每次造新瘘都伴随感染风险,并且随着造瘘次数增多,合适的血管位置越来越难找。即便更换为腹透,情况也不乐观。腹透液主要成分是葡萄糖,会导致患者本就难以控制的血糖雪上加霜,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新问题。李青直言:“治疗糖尿病患者就像在雷区行走,有时真的很难‘下脚’。”

与李青口中的患者相比,孟先生的遭遇无异于直接“爆雷”。65岁的他患糖尿病已有十年,最近因结直肠癌做了肿瘤摘除手术。手术本身很成功,尚处于良性期的肿瘤被完整摘除,所有人都以为他能顺利康复。没想到术后第二天,孟先生的血糖突然失控,情况急转直下,最终被诊断为酮酸症中毒(糖尿病急症)。尽管医生们全力抢救,孟先生还是不幸离世。他的亲属向记者哭诉:“真没想到,肠癌不致命,反倒是血糖要了他的命。”

糖尿病织出复杂疾病网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伍学焱介绍,糖尿病就像“温水煮青蛙”,初期不会让人感到不适,却能对身体很多细胞、组织、器官造成缓慢而持久的损害,最终带来全身性的灾难。

最主要的危害集中在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可能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微血管病变会损害肾脏、眼底等重要部位,引发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视网膜脱落。

神经病变更复杂,可引发植物神经病变,导致腹胀、胃痛,以及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脚刺痛,致残率极高。这些并发症相互影响,形成了复杂的疾病网,导致糖尿病与其他常见疾病相遇时,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

(《文萃报》3441期摘自《生命时报》)

责编:伍芳芳

一审:伍芳芳

二审:姚瑶

三审:黄维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