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9 10:52:03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宇蓝
在中国吃辣界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号
湖南人不怕辣
贵州人辣不怕
四川人怕不辣
长沙的城市热度居高不下
湘菜的热辣鲜香口口相传
是时候和大家讲一讲
火辣长沙背后的灵魂——
辣椒的那些事了
即日起,新湖南联合长沙农业农村公众号及视频号推出《风物良食·辣椒篇》专栏。
开栏先和大家聊一聊长沙辣椒的“前世今生”。
辣椒原产于美洲,明朝末年传入中国,最早在浙江登陆。
江南沿海饮食清淡,辣椒的食性无用武之地,幸得它颜值“甚可观”,便成了观赏植物,最早在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记载了下来。
与江南文人的雅兴不同,湖南人选择把它吃掉!
这不仅由于湖南气候湿热,食辣可发汗去湿、生津开胃,抵御风寒,还因为古时食盐稀缺,普通老百姓只能以辣代盐。就这样,辣椒与湖南实现了双向奔赴。
在湖南,关于辣椒最早的记载,见于1684年的《宝庆府志》和《邵阳县志》,记载的时间仅比浙江晚13年,早于贵州(1718年《余庆县志》)、四川(1749年《大邑县志》)。
自湘西地区吃辣在清初已有正式记载后,湘东和湘南在嘉庆年间出现了食用辣椒的记载,辣椒陆续在慈利、长沙、湘潭、湘阴、宁乡、攸县、通道等地开疆拓土。
明清时期的战乱与移民潮加速了辣椒的传播,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将食辣习惯带入巴蜀地区。近代湖南人北上开设湘菜馆,将剁椒鱼头、辣椒炒肉等菜肴推向全国。
如今,随着“网红长沙”的火热,湘菜的热度越来越高,据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湘菜市场规模达到1080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位于各菜系之首。
湖南与辣椒的故事并不只是“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在一起了”那么简单。
虽然湖南有悠久的辣椒种植历史,且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湖南辣椒的种植面积、产量在全国都排名首位,但从现代种植技术的角度而言,湖南的气候条件对于辣椒生长而言并不是最理想的。
具体而言,湖南春季低温多雨,光照弱,夏季高温潮湿,冬季寒冷,“辣椒院士”邹学校说,这种环境下种辣椒病虫害严重,在同等栽培条件下,湖南的产量可能不及河南、山东的一半。
但这难不倒霸蛮的湖南人及湖南辣椒,你不让我长我偏要长,还要长出风格、长出水平。
就这样,湖南升级为辣椒次生变异中心,留存了特别多适应性、抗病性强的优秀辣椒种子,还成为了磨炼辣椒种子的“天选之地”。
上世纪80、90年代,湖南省农科院、湖南湘研种业、长沙市农科院等单位,相继开始了辣椒地方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杂交辣椒品种的选育工作,湖南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第二的辣椒种质资源库,湖南出身的辣椒种子,最高时占据了全国辣椒种植面积的80%,据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种子协会调查报道,湖南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种子供应中心。
有数据统计显示,湖南人一年要吃掉330万吨以上的辣椒,人均每年要消费辣椒100斤,按照这样来算,长沙市目前的常住人口为1050余万人,那长沙人一年要吃掉52余万吨的辣椒。
这么能吃辣?你们长沙人到底是怎么吃辣椒的?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到两位兄弟了。贵州人喜欢把辣椒和葱姜蒜等配料做成蘸水,喜欢把辣椒腌制发酵出酸辣的口感,四川人喜欢把辣椒、花椒混合在一起,追求又麻又辣,湖南的辣素来以“香辣”著称,既是如此又不尽然如此。
湖南人吃辣,就像他们的性格一样,纯粹直接,吃的是辣椒本身的味道,不单纯地追求辣度,讲究的是整体的口感,不仅把辣椒作为调味品,还把它视为一种蔬菜来品尝,比如油淋辣椒、烧辣椒、泉水辣椒,在湖南,辣椒也有它的“独立人格”。
为了满足长沙人的“高标准用辣需求”,长沙的种业研发单位的育种方向也从“高抗高产”(辣椒的抗性和产量)调整为“高品质精细化”(辣椒的口感风味和功能)。
2019年,在这里诞生了全国首款高品质杂交辣椒品种——长研青香,长沙辣椒开始探索一条特色化的中高端发展路线,2022年,专门针对辣椒炒肉这道菜研发的专用辣椒品种——软皮2307上市,在长沙,不同品种的辣椒有自己的“目标用户”。
想了解长沙辣椒的研发人员吗?
想知道长沙有哪些高品质辣椒品种吗?
这些辣椒的口感有什么独特性?
怎么选辣椒?
……
敬请期待
《风物良食·辣椒篇》后续内容
责编:陈龙
一审:陈龙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