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衡阳 2025-04-09 11:02:28
答好两道“融合命题” 做好旅发大会“后半篇文章”
——珠晖区构建全域旅游格局的战略选择
张伟
六日问道江浙,一路激荡初心。3月23日至28日,本人参加了省委组织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通过6场专题讲座和江浙五地实地考察,深入学习产业链建设、科技创新、文旅融合等先进经验。行走于长三角创新热土,数字赋能之智、机制创新之活、营商优化之效如春雷醒蛰,既照见差距所在,更指明奋进方向。
取经归来背囊满,更添责任千钧重。此番问道江浙,携归不仅是经验成果,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担当。作为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主会场、主阵地,我们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用生动实践答好两道“融合命题”,以破题攻坚之姿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切实做好旅发大会“后半篇文章”,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单。主要有以下四点感悟。
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主会场——酃湖公园。
江浙地区是将全省作为大景区为核心理念,实现“处处是风景,行行加旅游”的全域格局。我们要牢固树立大旅游观,着眼于空间全域统筹、要素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产业从单点突破转向全域协同发展。
面上统筹绘蓝图。借“十五五”规划编制之机,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增长、就业增收的关键产业,全力推动全域旅游从“旅游+”向“+旅游”转型,促使各行各业主动、自发对接旅游,从而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聘请专业团队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城在景中、景城一体”的生态旅游网络。
线上串联拓廊道。以湘南革命策源地、铁路枢纽始建城、全国工业重镇的独特标识,策划“红色根脉+铁路情怀+工业记忆”文化传承轴线;围绕酃湖公园、万达商圈,苏州湾、火车站商圈,开发光影夜宴、文创市集,培育“游玩购”娱乐体验轴线;整合金甲岭、双水湾湿地,植入四季花事、农耕体验活动,打造“赏住行”生态养生轴线。
点上突破树地标。聚焦文旅品牌建设,实施“四景提质”工程(酃湖公园、建湘、保卫里、苏州湾)。深挖苗圃、冶金片区餐饮文化,推出美食手绘地图,唱响“老江东”美食品牌;强化景区能级提升,推进湘南学联、双水湾、茶山坳景区建设,形成“龙头引领、多点开花”的集聚效应。
保卫里创意文化街区成为网红打卡地。
借鉴浙江嘉兴南湖景区“红船精神”传播模式、上海铁路博物馆等地的铁路文化IP打造、浙江宁波将核工业旧址转化为数字艺术空间、南京六朝博物馆数字化复原古城等,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红色根脉、铁路情怀脉、工业遗产脉、酃县文脉的时空交织,推动资源富矿价值裂变,释放文化新势能。
深耕“红色根脉”。发挥“湘南学联”旧址、省立三中旧址等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红色珠晖”教育长廊,推出沉浸式情景党课、红色研学路线,推动红色资源向红色经济转化;唤醒“铁路情怀”。“一个衡阳铁路局、半部中国铁路史”,我们将突出“铁路怀旧”元素,围绕铁路文化百年IP保卫里的自主开发,打造全国首个铁路文化特色街区。
挺起“工业脊梁”。整合核工业、建湘、冶金厂旧址等资源,建设衡阳工业文创馆,引入工业遗产展览、创意工坊、数字艺术等新兴业态,争创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追溯“酃县记忆”。挖掘酃县、酃湖、酃酒文化内涵,运用数字化手段复原汉代城池场景,推动静态遗址向动态文化体验空间转型,打造城市文化源头新地标。
建湘工业文化街区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学习借鉴浙江绍兴“大文旅”治理体系的协同整合机制、江苏苏州“数实融合”模式的数字赋能路径,创新体制机制,运用科技赋能,重构产业生态,打造多业态联动的“文旅+”融合生态圈。
机制驱动,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成立高规格的工作专班,统筹文旅、农业、工业、科技、交通等部门资源,构建协同治理体系。坚持月议事、季调度,做到项目联审、政策联供、执法联动。
要素联动,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坚持科技引领、智慧赋能,推出“文旅+农业”认养农业、“文旅+体育”田野课堂、“文旅+工业”智造工坊、“文旅+场馆”赛会经济;通过实景建模、VR体验,实现文化旅游从“说教”到“共鸣”;通过光影秀场、AI互动,实现文娱体验从“单点”到“跨界”;通过路线智能规划、生态数据监测,实现生态养生从“参观”到“参与”。
创意撬动,培育沉浸体验新场景。通过酃县历史场景活化、民俗技艺再现、地域特色孵化三大工程,构建全时域沉浸式消费空间,以智慧平台激活消费新动能,推动珠晖从“旅游过境地”向“深度体验目的地”转型。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学习借鉴江浙特色小镇建设、农旅融合发展先进经验,通过客流共享、产业互联、品牌共振的共生机制,打造“眼镜智造、网球赛事、萝卜农创、盐卤康养”四大特色产业矩阵,推动珠晖四镇从空间集聚走向价值共生,实现产、城、人深度融合。
衡阳眼镜小镇内,工人正在认真工作。
建设衡阳眼镜小镇。学习浙江黄桥“以文塑镇、品牌赋能”的琴韵小镇精髓,加快推进省十大特色工业小镇衡阳(国际)眼镜小镇建设,实施“招大引强”工程,重点引进智能验光、柔性定制等高端业态,推动“眼镜智造+眼健康服务+时尚消费”三业融合,实现特色产业与城市功能互补共生,打造产城融合示范窗口。
建设博雅网球小镇。借鉴江苏徐家埭村“以产兴镇、体旅互融”的棒球小镇模式,以博雅网球公园为载体,以高端赛事牵引配套升级,建设网球主题酒店、运动装备社区工厂和青少年训练基地,开发“网球研学+装备制造+体育会展”价值链,打造体育旅游新地标。
建设金甲萝卜小镇。参照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田园综合体“三产融合”做法,围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甲岭萝卜,创新“萝卜宴”+药膳体系,开发“拔萝卜—腌萝卜—品萝卜”沉浸式体验链,推动“地标农产品+非遗技艺+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从农产品生产转向农旅IP运营,让小萝卜成就大产业,打造农旅融合金招牌。
建设茶山盐卤小镇。汲取江苏盐城大丰盐场、宁波象山晒盐技艺活态传承等项目建设经验,立足茶山半岛140亿吨盐卤资源,建设沉浸式盐文化博物馆,复原古法采卤工艺展示区,引入死海漂浮体验项目,开发与传统中医理疗深度融合的特色盐疗中心,推动“盐卤资源+康养旅游+文化传承”深度融合,让千年盐卤滋养身心,打造康养度假新高地。
(作者系珠晖区委副书记、区长、二级巡视员)
责编:曾愉捷
一审:曾愉捷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掌上衡阳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