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教育App进校园需筑牢“防火墙”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9 11:35:57

王琦

近日,珠海市教育局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App”入校管理十条措施的通知》,从准入机制、数据安全、教学规范等方面构建全方位管理体系,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筑牢安全屏障。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教育领域的当下,教育App作为智慧教育的载体,正深刻改变着传统教学模式。然而,部分应用存在的商业广告植入、数据安全隐患、强制收费等问题,不仅背离教育初心,更侵害师生权益。珠海市教育局以制度创新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为其他地方教育App治理提供了范本。

教育App的野蛮生长,根源在于准入门槛的模糊性。珠海新规通过“白名单+遴选+双审核”三重机制,首次将教育部备案平台作为前置审核关卡,建立统一的安全认证体系。这种“全国标准+地方遴选”的模式,既保证了基础合规性,又赋予地方教育部门因地制宜的筛选权。特别是“3+X”遴选机制,要求同类应用备选不少于3款,由校方、家长、技术专家组成评审组综合评分,有效避免了“一家独大”的垄断风险。

教育场景的特殊性,决定了App必须恪守教育伦理。珠海新规划出了三条“高压线”:禁止商业广告与游戏植入,阻断资本对教育领域的渗透;禁止通过家委会变相收费,斩断利益输送链条;禁止将App使用与学业考核挂钩,防止技术工具异化为评价手段。更值得关注的是,新规将未成年人信息保护提升至新高度,要求数据采集必须获得监护人明示授权,且严格限定范围。这种“最小必要”原则,既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也体现了教育治理的人文关怀。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但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珠海的探索表明,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将制度刚性约束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教育App方能回归工具属性,为孩子们的求知之路提供光亮。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疾控中心办公室)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