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管理报 2025-04-09 11:53:45
不断向安全、智能、绿色发展迈进
——湖南烟花爆竹行业对标改造工作侧记
“我们从2022年开始谋划建设,如今,新厂占地500余亩,新建工房139栋,拥有4条标准化爆竹生产线和1万平方米的成品仓储面积。”日前,在湖南省醴陵市赖吉昌爆竹制造有限公司厂区内,企业讲解人员向来自湖南省应急管理厅烟花爆竹安全监督管理处、各市州应急管理局等单位的观摩人员介绍,通过改造升级,一座座现代化厂房取代了曾经的作坊,企业正不断向安全、智能、绿色发展迈进。
这是湖南省烟花爆竹行业对标改造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烟花爆竹产区,湖南省面临着严峻的安全生产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湖南省应急管理厅深入推进烟花爆竹行业对标改造工作。
加强顶层设计
构建对标改造的“四梁八柱”
为严格执行《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标准》(GB 50161—2022),去年,湖南省应急管理厅组织各级监管部门、行业专家层层把关,完成《湖南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对标改造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编制工作。
记者了解到,该厅成立《实施细则》编委会,由该厅烟花爆竹安全监督管理处负责牵头组织、安全技术中心协调社会力量参与,组织5个编写小组共43名专家,围绕烟花爆竹10个大类产品,深入6个产区的200家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全面采集数据、广泛听取企业人员的意见。
《实施细则》编制完成后,该厅烟花爆竹安全监督管理处负责人、浏阳市应急管理局分管负责人、企业代表共赴北京,面对面听取《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标准》主编单位专家审查意见。
“专家一致认为,《实施细则》符合《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标准》等标准规范的原则要求,结合了烟花爆竹主产区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条件,总结了主产区安全监管的经验和理念,操作性较强,可指导企业对标改造。”该厅烟花爆竹安全监督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石俊说。
为确保《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标准》解读、《实施细则》编制无误,该厅邀请相关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全过程指导把关细则编制,并请第一起草人现场答疑解惑。比如,《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标准》中提及的防护屏障——钢筋混凝土板夹土(沙)墙,在湖南的烟花爆竹厂从未有过。对此,该厅请该标准起草专家在《实施细则》中提供相关结构图纸素材,供企业参考。
“由于烟花爆竹企业基础条件薄弱,很难一步整改到位,导致企业总是在反复整改,却一直与《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标准》要求有差距。《实施细则》的制定,为全行业的对标改造提供全面细化的技术支持,助力企业一次性整改到位,各方面达标。”参与编制《实施细则》的专家龙敏告诉记者。
技术升级
着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目前,醴陵市176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已有164家企业完成第一轮工房结构对标改造提升,共整改各类工(库)房1.6万余栋,工(库)房结构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改造前,部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较为落后,存在安全隐患。老旧厂房设施简陋,工(库)房结构不符合国家标准,生产工艺落后,涉药环节存在不少问题。此外,一些企业还存在擅自改建、扩建或者搭建工房工棚,带药、超员检维修生产设备等违规行为。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醴陵市在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帮扶工作队、专家“一对一”指导服务组的帮助下,从解决企业布局不合理、工艺不流畅、工(库)房(设施设备)生产能力不匹配等方面问题着手,督促企业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在生产工艺上,大吉烟花集团引入53台(套)自动化机械设备,包括组合烟花内筒装填机、一体化自动褙皮机、一体化自动装药机、自动组盆机、自动串引机等,基本实现高危涉药工序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安全风险。
为有效降低事故风险,实现人机分离,达到本质安全,醴陵市赖吉昌爆竹制造有限公司在装药车间的抗爆间设计上进行创新,成为爆竹行业第一家抗爆间增加抗爆庭院的企业。“经过验证,即使装药机发生爆炸,其爆炸声音也只相当于3寸礼花弹的响声,冲击波全部通过顶部孔径向天空泄爆,对建筑物没有任何影响。”该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动态监管
探索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目前,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已完成全省所有在产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系统建设,并在醴陵市试点增设高风险行为判定、生产风险评估、遮挡偏移摄像头违法行为识别、监管人员操作痕迹记录、涉药运输车辆监测等功能。同时,在全省监管部门行政处罚案件中,有35%的案件利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进行线上执法查处,平均违章指数从1.77起/工位下降到0.99起/工位。
走进大吉烟花集团旗下的湖南省金玉花炮制造有限公司办公楼,“醴陵金玉数字化决策支撑平台”映入记者眼帘。该平台共有安全、生产、库存、销售四大模块,可清晰显示作业风险等级、涉药机械情况等数据。“通过该平台,可以从人员、环境、机械设备等方面,对工厂的总体风险进行监督管控,能够及时发现超员作业等潜在隐患,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大吉烟花集团工作人员吴成跃告诉记者。
在醴陵市赖吉昌爆竹制造有限公司,改造后的工房名称、危险等级等标注清晰,生产流程更加规范。在监控指挥中心,全生产厂区的188个监控摄像头画面一目了然,可对整个生产区域进行全面、实时监控。在各工房插引和结鞭工位,148个摄像头实现对该工位各工序、各工艺的监控全覆盖。“这些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不仅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也为员工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该公司总经理赖媛说。
目前,湖南省在浏阳市、醴陵市19家高标准对标改造示范生产企业的带动下,已完成52家生产企业安全设施对标设计审查。“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一企一策’,利用一年时间,推动辖区内所有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全设施对标设计限期达标。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推动全省90%以上在产企业在安全设施和管理制度上全面达到标准规范要求。”湖南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章民说。(王逸然)
责编: 吕珍
一审: 吕珍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