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县融媒体中心 2025-04-09 16:58:32
仲春时节,安仁县龙市乡桃源福地村的数万亩山林迎来了一道美味。村民们穿梭于山林之中采收春笋,传承已久的烟笋制作工艺与现代化加工厂同步运转,共同收获着大自然的馈赠。
对于从小在此长大的村民孙志文来说,爬山刨笋可谓驾轻就熟。记者需紧赶慢赶才能跟上他的步伐。只见他手持锄头与砍柴刀,肩挎编织袋,在陡峭山林间如履平地,转眼间便寻得几株竹笋。刨土、寻根、挥锄一气呵成,为减轻负重,他娴熟地现场剥壳修整,将处理好的笋肉装入编织袋。
满载而归的孙志文,会把新鲜的竹笋制成一道美味——烟笋,在孙志文的烤房内,已经放满了正在熏制的烟笋,烤房外炊烟轻袅,与阳光下山林相映成趣。 孙志文说道:“每年春分节来了,我们就会去山上挖笋,挖回来之后煮熟,煮熟之后上柴火烘干,连续烘干48小时制成烟笋干。”
采挖回来的鲜笋,经旺火快炒、文火慢煨,一碗香喷喷的油焖鲜笋便出锅了。围坐品尝的众人赞不绝口,山野时令的鲜甜滋味在齿间流转。
在五公里之外的黄龙仙,村民文香花则用阳光封存春天的味道。竹笋经过简单焯煮之后,在阳光下充分晒干,便化作可贮存经年的笋干。对于文香花来说,这种做法既简单又健康。另外,文香花还会把鲜笋卖到当地的加工厂,增加收入。文香花笑着说:“挖笋一天挖两三百斤,挖个半个月,一天两三百块钱,可还是可以。”
据加工厂负责人谭正春介绍,这里主要采收的是楠竹笋,旺季日均收鲜笋两三万斤,整个春笋季总量可达五六十万斤。经过蒸煮漂洗、分切烤制等工序,这些山珍最终将化作真空包装的即食油笋,通过各种渠道走向全国餐桌。从深山土灶到现代车间,传统技艺与产业振兴正在这片林海间奏响共富乐章。
责编:刘雨菲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安仁县融媒体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