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9 17:13:46
晚春的风掠过氽水河畔,百年古柳垂下万千绿丝绦。站在新落成的悬空栈道上望去,数百亩油菜花褪去金黄盛装,籽荚在阳光下鼓胀成翡翠色的风铃。这是桑植县瑞塔铺镇东旺坪村的五月,褪尽铅华的田野正悄然酝酿着新的风华。
沿着悬空栈道下行至田间,湿润的泥土气息裹着草木香扑面而来。去年深秋播撒的油菜籽,在漫长冬春里默默积蓄力量,此刻褪去明艳花衣的植株愈发挺拔,枝桠间垂挂的籽荚像极了白族姑娘腰间的银铃铛。忽然有轻快的汽笛声划破寂静,引进不久的轨道小火车试着开启,鲜红的车厢与碧绿油菜相映成趣,惊起柳荫深处数丛白鹭。
“这是我们新添的‘田野小火车车’。”陈曳媛从油菜垄间直起腰,沾着泥土的手将草帽檐往上推了推。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村支书总爱剪着利落的短发,晒成小麦色的脸庞透着特有的光亮。她指着远处白墙青瓦的屋场:“从前游客看完油菜花就走,如今我们让休闲体验游了新的玩法。”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氽水河岸的稻草景观在阳光下泛着暖黄,各类造型憨态可掬,成为打卡留念的焦点。
春末夏初,农机具的轰鸣会准时唤醒晨雾。油菜田进入收割时,插秧机就开始划过水田的水面,将嫩绿的稻苗绣进大地织锦。陈曳媛总是带着农技专家蹲在田埂上,指尖捻着稻穗对乡亲们比划:“咱们的优质稻米要卖出好价钱,就得守着古法种,追着科技走。”她鬓角的碎发沾了晨露,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让人想起她那村部里总是深夜未熄的灯。
“既要种植油菜,又要种植优质稻,一田两种,一年两收。”陈曳媛领着研学团队穿行其间,讲解声混着稻香飘得很远:“老祖宗留下的稻油轮作,既是养地妙法,更是生存智慧。”她的思绪里仿佛能触摸到土地的心跳,不仅是粮油轮作产业,文旅融合的东风也让她和村里的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同心同向同行。
氽水河仍在窗外静静流淌,倒映着两岸的稻草景观与百年古柳,将油菜田的绿色光阴酿成绵长的乡愁。暮色中的轨道小火车再次启程。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应和着远山近水,碾过乡村产业崛起的韵脚。田垄深处,油菜籽正在茁壮生长,等待着丰产丰收,等待着优质稻下田和新一年的油菜花海。
责编:高甜甜
一审:高甜甜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