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绿叶子”变成“金叶子” 茶叶年产量突破1000吨,年产值逾2亿元

邹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9 20:49:2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9日讯(通讯员 邹健 王佩璐 吴展名)近日,位于衡阳县金兰镇檀桥村的黄金茶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树吐露新芽,50多名采茶工手提竹篓,忙着采摘鲜嫩的春茶。

采茶

“基地种植黄金1号、2号、8号及18号四个高端品种。3月18日采摘以来,都是‘一芽一叶’的嫩芽头,品质上乘,效益可观。”檀桥村党总支书记刘秩四告诉笔者,“又是一年春茶到,坐拥绿水青山,村里茶叶品质好,根本不愁卖。一亩黄金8号纯收入突破2万元。”

笔者看到,刚刚采摘的鲜茶经过2到4个小时的摊青,进入制茶工序。在茶叶加工车间,技术人员指导茶农对茶叶进行杀青、摊凉、揉捻、烘干,制作出的春茶,色泽嫩绿、汤色清亮、口感清冽,深受市场欢迎。

制茶

檀桥村多山地丘陵,适合茶树生长。202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率专家团队到檀桥村考察合作,村集体以“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对老林场进行改造和扩建,打造400亩黄金茶种植基地,刘仲华院士专家团队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从移栽、施肥、剪枝、采摘、加工全部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种苗成活率高,还将原本3年的成园时间缩短至1年。

“有了院士专家团队的全程指导,茶叶成活率逾95%以上,一年就能采茶。”刘秩四介绍,第一年茶园产值达18万元,第二年预计在180万元左右。

如今,漫步在衡阳县的各个茶园,茶园云雾缭绕,高低错落,蔚然成景。茶产业成为衡阳县的特色主导产业,全县累计新建有机茶场15个、面积1.34万亩。依托茶产业发展,该县还在各个乡镇村落大力发展竹编、林果等特色产业,不仅在农业、手工业上实现创收,还带动了衡阳县文旅产业发展。

“茶叶年产量突破1000吨,年产值逾2亿元。新建现代化茶叶加工厂生产线30条,标准加工厂房10个,培育“玉麟乡韵”“南岳御叶”“上塔牌”“蒸阳红牌”等一批名优茶品牌。”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茶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衡阳县的‘绿叶子’真的变成了‘金叶子’。”

责编:陈鸿飞

一审:唐曦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