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09 23:55:40
何红梅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凝心铸魂的价值,不断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内涵,将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美誉,转化为滋养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源头活水,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制度机制。创新文明培育工作机制。把红色文化的保护挖掘与创新文明培育工作紧密结合,构建红色文化资源普查、保护传承、创新激励机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主题展览、理论宣讲、文化赛事等红色文化活动,发挥现代数智技术和数字媒体作用,创新性传承、培育和发展红色文化。
健全文明实践工作机制。推行“一体化”联动机制,将文明实践与产业项目、人居环境、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劳动就业等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文明实践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完善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制定制度性文件,强化业务培训,形成培训、激励、保障全链条制度体系,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擦亮文化品牌。深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组建宣讲志愿服务队。培养和引进更多红色文化研究、文化产业运营管理、新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人才,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储备人才增量。建强红色文化传播阵地。充分运用乡镇、社区空间资源,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利用乡镇、社区内部文化宣传栏、广播、电子显示屏,定期开展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展示与宣传活动。
同时,注重在乡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驿站、图书室等,浓郁红色文化育人氛围。不断创新红色教育模式。积极探索理论学习和思政教育的新模式、新场景,依托韶山“旅游+研学+红色教育”产业优势,持续深化文明实践。
创新传播方式。做好特色文章。打造特色品牌活动,通过屋场会、主题展、戏曲说等场景化宣讲,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演讲比赛、红色诗词会、红色文艺表演等,将“冒热气”的红色文化服务送入寻常百姓家。
做好融合文章。围绕群众需求,分类组建、逐级成立志愿服务队伍,整合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党群服务中心、文体小广场等场所,延伸建设文明实践基地(点),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结合“五单制”(群众点单、所站派单、志愿接单、社会评单、积分兑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把宣传教育与关心服务群众深度融合。
做好共建文章。通过创新“结对联盟”方式,与文明单位、爱心企业共建项目、共享资源、共办活动。构建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社区群众、爱心人士、乡土人才等群体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实现共建共享。(作者单位:韶山市清溪镇人民政府)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