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10 10:03:1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彭书婷 周蔚飞 记者 刘韵霞
今年57岁的杨建勋,是茶陵县中医医院名医门诊医生,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自踏上从医之路起,四十载风雨兼程,他以仁心为笔、医术为墨,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篇章。2019年获“株洲市名中医”称号,2025年3月24日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初心如磐石 仁术济苍生
杨建勋始终恪守“大医精诚”古训,始终坚守底线,行医次均费用严格控制在200元以内,远远低于同级门诊平均水平。这一举措,让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也能毫无顾虑地寻医问药,重燃康复希望。
每天清晨,天还未亮,医院门诊大厅的候诊区便已排起长队。杨建勋深知患者的焦急与期盼,不愿让他们多等,总是提前一小时开诊。一上午的忙碌后,别人都在享受午餐和休息,而他的诊室里却依然人来人往,他顾不上吃一口热饭,常常边啃着冷馒头,边为患者耐心诊治,这样的场景,早已成为他工作中的常态,而他从未有过一丝抱怨。面对贫困患者,杨建勋更是倾尽全力,经常自掏腰包为那些无力支付药费的患者垫付费用,展现医者大爱。在他眼中,患者的生命健康高于一切,绝不能因为钱的问题,让患者失去治疗的机会。他的善举如同一束束微光,照亮了患者心中的黑暗。患者们送来的一封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感激与信任,每一封都承载着一段温暖人心的医患故事,见证着他的仁心仁术,也是患者对他这份仁心的最好回应。
医海求真知 妙手破顽疾
医学之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杨建勋深知,唯有不断学习、钻研,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病症面前游刃有余。从古老的《黄帝内经》到经典的《伤寒论》,他遍览典籍,潜心钻研,在中医理论的海洋里,积淀了深厚的医学功底。
为了攻克十二指肠溃疡这一难题,他深入研究,反复实践,最终钻研出“健脾愈疡汤”,经临床验证,这一药方的治愈率高达92%,让无数被十二指肠溃疡折磨的患者重获健康。小儿瘰疬,多发生于儿童群体,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杨建勋仔细研究传统的“海藻玉壶汤”,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进行改良,新的药方应用后,成功化解了许多孩子的病痛,让孩子们重新展露出笑颜,也让无数家庭重获幸福与安宁。
在肿瘤治疗领域,杨建勋更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平水镇教师周某某和下东街道谭某某,被确诊为晚期肝癌转移时,生命垂危,西医已无力回天,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杨建勋。杨建勋没有丝毫退缩,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对中医的坚定信念,根据两人的具体病情,精心制定中医调养方案。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他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变化,不断调整药方,最终,周某某和谭某某奇迹般地存活超过5年,打破了生命的“倒计时”。思聪街道的刘某某,因肝硬化腹水身体极度虚弱,四处求医无果。杨建勋运用独特的中医疗法,成功治愈了她的病症,且26年未复发。刘某某至今仍保存着当年杨建勋为她开的处方笺,视若珍宝,这张处方笺是她重获新生的见证,更是杨建勋高超医术的有力证明。
丹心映使命 奉献显担当
杨建勋不仅关注普通患者的健康,还对革命先辈们怀着深深的敬意与关爱。轮椅上的老红军尹德明、卧床的八路军老战士岳震海,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就医困难。杨建勋得知后,主动承担起上门问诊的重任。连续5年,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都会准时出现在老人家中。他耐心细致地为老人检查身体、询问病情,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调整药方。在他的悉心照料下,两位老人得以安详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他的坚守与付出,让老人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感受到了医者的温暖与尊重。
在日常工作中,杨建勋日均接诊60余人,年诊疗量突破2万次,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他却从未有过丝毫懈怠。他总是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认真解答患者的疑问,用温暖的话语和精湛的医术抚慰患者的心灵。患者们口口相传:“杨医生开的方子既便宜又管用,是我们老百姓的守护神。”这句朴实的话语,是对他最高的赞誉,也是他多年来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四十载医路漫漫,杨建勋用仁心仁术、妙手回春和赤诚奉献,诠释了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责编:刘韵霞
一审:刘韵霞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